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83.第83章 083烧砖过程(第2 / 2页)

部落族人看她紧张,也跟着紧张,尤其是螣仓,每天晚上很晚了才睡。

“熏窑”的时间最多一天,即到次日傍晚便开始捅火“抖灶”加大火力,正式进入烧窑的重要环节。

大火烧窑分为“上火、中火和下火”三个步骤,也称“前火、熬火和后火”,必要时还须用“追火”使整窑烧制完美无憾。

“上火”须保持炭火均衡循环上升,这一阶段窑壁内嵌“烟道”并不打开。

一般“火攻”一昼夜或稍长时间,在窑顶观察窑壁处是否由最初的煤黑色逐渐泛白。

要逐渐将泛白的地方围土立砖放倒平铺把窑壁处盖上,以使火势向因欠火尚未泛白的部位汇聚。

同时须沿窑壁每隔五六块砖纵向置一块平铺顶砖,仍留适当空隙作为烟火排放的出口,可随时掌握开闭程度以调控火势。

当窑壁处全部泛白并完成如上处理流程时,下窑底通过“火门口”和“瞭望孔”观察“拦火”内火势和砖坯火色,如呈现均匀的通红状况,说明窑火已由顶部返下中央,“上火”便顺利完成,进入了“中火”环节。

烧“中火”仍需按时添炭以保持足够火力,窑壁“烟道”依然被封闭,整个窑内的火势和温度必须确保均衡且各部位循环畅通。

前述将“中火”称为“熬火”亦不无道理,这一阶段一般持续两到三昼夜为宜,具体情况同样看火色而定。

火势一直保持通红不变为宜,既不变暗也不发白为适度。

色暗为火小,色白为火大,均须及时掌控。

书上说,“中火”时火势过大容易出现焦化、烧流甚至“拦火”变形等现象;

火势太小则容易导致砖坯熟不透、强度差和色泽不纯正等问题,处置不当会影响本窑砖瓦的成色和质量。

待“拦火”中央和上下前后的火候和火色一致且均匀透亮,“中火”也便大功告成,此时整窑砖已基本成熟,但仍须经过“下火”追烧。

此时窑顶上除预留顶砖出口处用两砖八字形卧立与窑壁形成三角形烟火通道外,其余部位全部紧靠窑壁铺砖并覆土盖严。

同时窑底“工作面”除“火门口”和“瞭望孔”外,其余“哨眼”全部堵上并抹黄泥封严。

“上火”和“中火”阶段因持续添火而产生大量炭灰,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需及时清理以保持为“火庭”正常通风。

但到“下火”时基本无需清理,反将“灰庭”洞口用石块封堵约一半有余。

“下火”阶段窑壁“烟道”全部打开以促进通气排烟。

这一阶段要高度关注“拦火”面和“拦火洞子”内预留“老君砖”的火色,亦可到窑顶上从窑壁处暂未堵上的烟火通道垂直向下观测目力所及砖瓦的火色,反复比对是否与“拦火”砖火候火色一样均匀透亮。

直至从“火门口”观测“老君砖”和“拦火”砖前后火色一致,并呈现红嫩晶亮的色泽时,说明整窑砖已完全烧制熟透了。

与此同时,还可拿少许柴草在窑顶的“烟道”口试燃,如火苗持续窜起亦说明追烧成功。

(本章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