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32章 if线(三)(第2 / 2页)

老夫人踌躇着,不知道那些话该说不该说。

沈廷钧见老夫人为难,就道:“您想说什么,只管说就是。儿子是您亲生的,知道您不管做什么,都是为我好。”

“那娘可真说了。”

沈廷钧微颔首:“您说就是。”

老夫人这才支支吾吾的询问他,“可要带两个丫鬟跟着一道南下?”

沈廷钧先时还没明白母亲的意思,可也只是一瞬间,他就知晓了母亲的心思。

丫鬟若只是单纯来伺候饮食起居的,母亲断不至于如此为难,那就只剩下一个解释,也就是通房丫鬟了。

沈廷钧眉头微拧,“娘,儿子是去任职,又不是去玩耍,带上两个丫鬟算怎么回事儿?”

况且他这趟去晋州,还是去寻月儿的。他想光明正大、明媒正娶,让她做自己的原配夫人。若是传出去他上任还带着通房的消息,不说桑家,即便是别的疼爱女儿的人家,也不敢将自家的掌珠,嫁给他这样的风流子弟吧?

沈廷钧浓眉狠狠的皱了起来,他看着老夫人的视线,也带着满满的不赞同。

老夫人尴尬么?她现在尴尬坏了。

她也知道,这时候往儿子身边塞女人,很说不过去。毕竟满京城打听打听去,那个有规矩的人家,儿子还没娶正妻,就先弄得满屋子小妖精的?这传出不像话啊。

可她这不是,这不是……

这不是儿子要远行了,此一走,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她担心儿子身边没个贴心的人照顾,再加上承恩公府哪里,刚刚接到赐婚……

老夫人磕磕绊绊的,就将方才听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原来,刚外边传来消息,说是宫里给长荣郡主与承恩公世子魏明谦赐婚了。

老夫人想到,上一年皇后娘娘还给大郎与长荣做媒,可却被大郎婉拒……

若是当时大郎吐口同意,指不定现在长荣都过了门,成了他们侯府的新媳妇。

可惜……

世上没有可惜,但因为长荣的亲事定了,定的还是和大郎一起长大的魏明谦。而这几个从小一起在宫里长大的小儿女中,太子是早两年就娶了太子妃的,梁昊升的婚期也定了,许知君的母亲正拉着儿子四处相看,听说已经有了中意的人家。

原本还有个魏明谦与儿子一样单着,可魏明谦转眼就和长荣定了下来……

如今大眼看去,也就只剩下她的大郎,还孤零零一个人。老夫人即便不心急抱孙子,那也担心儿子外放再把婚事耽搁了,亦或是儿子身边没个贴心伺候的人,自己再受了委屈。

老夫人说了这许多,沈廷钧面上只在最初有过恍然,随即便又恢复平静。

时间过了将近一整年,可这一年时间,魏明谦发热的脑袋不仅没凉下来,反倒更热了。

他和长荣又搅合在一起……也好,这次他们是好是歹,总和他没有半点关系。

与他有关系的,今生今世只一个桑拧月。

沈廷钧又在老夫人房里坐了一会儿,好生安抚老夫人,不用做这些无用的事情。

姻缘自有天定,他的缘分许是正在到来的路上。他不是小孩子了,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心中有数。若有了心仪之人,之后不定带她来见母亲。

老夫人闻言就很欣慰,可等到儿子离开了鹤延堂,老夫人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大郎那话似乎有哪里不妥。

她就询问身边的崔嬷嬷:“是我的错觉么?我怎么感觉,大郎似是笃定要在外边给我找个儿媳妇?”

崔嬷嬷微颔首:“奴婢听着世子爷也是这个意思。”

老夫人倒吸一口气,随即又操心上了。

“我倒不是说,外边的姑娘们不好。只是大郎才见过几个姑娘家,我担心他被那些姑娘们哄骗了。要说找媳妇,还得是在京城找,最起码大家都知根知底的,谁家也骗不了谁家。”

可如今说这些不晚么?世子也都已经离开了。

再来,世子爷这些时日主意越发大了。夫人想给世子爷身边添两个丫鬟,都被世子爷直白的拒绝了。夫人还想越过世子爷,直接给他安排个姑娘,这,怎么感觉这么不可行啊。

主仆两人都有些忧心,可也容不得他们想太多,因为距离沈廷钧离京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也是即将离京,沈廷钧陡然就忙碌起来。

一些亲朋故旧,他肯定是要亲自辞别一番的。此外,还得特意抽出一天时间去宫里拜别一下。再就是,还得随母亲去趟皇觉寺,求个平安符……

等沈廷钧忙完这许多杂事,终于能离开京城时,时序已经进入了四月。

他带着成林、成毅,并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侍卫,在京城的码头处登船。随着船夫一声“开船了”,客船缓缓驶离了码头。

渐渐的,船只变成一道黑影,再是变成一个小黑点,直至看不见……

直到那艘客船彻底消失在视野中,武安侯才侧首过来看着夫人说:“回去吧,大郎已经走远了,你再落泪,他也看不见了。”

沈廷祎和沈廷澜,也都齐齐出声安抚母亲,劝她坐回马车里去。

大哥这一走,眼见着是把母亲的魂儿都带走了。

但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母亲总这么哭着,总不是事儿。

两人给沈玉瑶使眼色,沈玉瑶如今还不到母亲大腿高,还是个粉雕玉琢的小团子。但她是武安侯夫妇唯一的嫡女,且是老夫人老蚌含珠生下来的老来女,就真的是,对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掌心怕摔了。

沈玉瑶开口撒娇,那威力杠杠的。就听小家伙奶声奶气的说:“娘,回府去吧,等大哥回京的时候,我们再来接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