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简啊仲简!我视你如亲生兄弟,偏你心思如此之多!也罢!我不怪你,你但说无妨!”
淳于琼苦笑着道。
“兄长,自古以来我华夏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长当知,废长立幼之事不为美也。”
袁绍微微颔首。
“然则…仲简亦知,赵从文之所以不敢兴兵,皆因河北豪族之故也。”
袁绍其实是个明白人,人家1直都拎得清。
所以,袁绍才会始终压制河北士人、同时全力扶持河南士人。
这未尝不是1种制衡。
便是曹操和刘备,也同样不能免俗。
在曹操阵营中,地位最高的除了其人亲族之外,便属沛国谯县系的老乡地位最高;
刘备阵营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刘备的元从之臣,地位极为超然。
哦,您问刘备的元从之臣都有谁?
关、张、赵云、简雍、孙乾、刘琰、糜家兄弟。
刘琰不出名?
开玩笑!
人家官至蜀汉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的车骑将军!妥妥的蜀汉政坛大佬!
刘琰的事迹充分说明,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且慢!
咱们是如何从淳于琼,扯到风马牛不相及的刘琰的?
咱们言归正传。
袁绍之所以在立嗣之事上犹豫,实则是其人已看穿1点:
无论袁谭还是袁尚,袁绍立谁都是两难!
袁绍若立袁谭,失去河北豪族支持,袁家生存都将成问题:
袁尚的亲娘刘夫人,背后站着的是河北豪族。
袁绍若立袁尚…
要知道,袁尚如今刚过十岁、尚未束发!其人若继位…那不就是河北豪族的傀儡?
河南人的下场…不难想象!
所以绍叔也很为难。
翻烂多部史书、熟知汉末3国真实情况的罗先生,在其人的著作之中,将袁绍的两难遭遇,套到了刘表头上。
通过前文,诸君已知,刘表次子刘琮此刻已经2十岁左右,而袁绍的幼子袁尚,如今才是十岁左右。
在演义之中,袁绍续弦刘夫人,变成了刘表续弦蔡夫人;
刘夫人的亲骨肉袁尚,也跟着成了刘琮。
实际上,刘琮只是刘表续弦蔡夫人的嫡亲侄女婿,其人与蔡夫人并无直接血缘关系。
《3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是“本故事纯属虚构”的小说。
总而言之,袁绍的困境,便是演义之中刘表的困境。
区别仅在于,演义中的刘表别无他选,而此时此地的袁绍,犹可绞尽脑汁思索破局之道。
而这,也正是袁绍请河南人淳于琼秘议的目的之1。
淳于琼虽然胆子小了不少,但其人也是个大明白。
是以袁绍此言1出,淳于琼便即刻醒悟过来。
“兄长所言极是!然则…袁氏1荣俱荣、1损俱损,河北人焉能不明是理?”
淳于琼有些想当然了。
所以袁绍哑然失笑。
“仲简糊涂!仲简以为,河北豪族自视甚高,以为赵从文即便来犯,亦决非其之敌手,既如此,其又岂会容我等河南人压其1头?”
袁绍是真正的明白人。
他这简简单单1番话,便明明白白解释出,为何历史上袁谭、袁尚这两方人马会内斗不休的关键所在。
盖因河北豪族和河南人都以为,曹操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事实上,如果袁谭、袁尚2人团结1心,曹操还真不1定是他们的对手。
但话说回来,若当真如此…
那还真不如让曹操赢了他们这几个龟儿子。
曹操就算再不是东西,也比袁家这几个龟儿子强出1万倍!
咳咳,言归正传。
袁绍这番大明白话1出口,淳于琼便当即闭口不语。
他委实没了主意。
袁绍苦笑着摇了摇头。
“仲简亦别无良策否?”
淳于琼抚须默然片刻后,突然想到了1个主意。
“兄长…弟以为…兄长何妨请今上下旨、代兄长立嗣?”
袁绍俊目1瞪。
“仲简以为,当立何人为嗣?”
得!
问题又绕回了原点。
关键时刻,淳于琼也不再犯糊涂。
“兄长以为,若3公子为嗣…则袁氏当如何?”
这还用问?
于是袁绍坚定了自己的计谋。
“甚善!仲简之言,与我不谋而合!便如此,有劳仲简为我代笔,乞请朝廷、天子代我立嗣!”
显而易见,袁绍过于心急了。
淳于琼苦笑着抱拳。
“兄长,且不提此事不合大汉礼制,仅说从文可愿如兄长之所请、为兄长讨得此旨?”
袁绍长叹1声,狠狠拍了1下自己头上防风寒的冒絮,也就是抹额。
他情急之下,反倒忘了这1节:
因袁谭…准确来说,是袁谭背后4意妄为的河南人进犯济北国之故,他如今与赵旻已经撕破了脸。
袁绍又1次苦笑起来。
“仲简,我等为之奈何?”
淳于琼在抚须半晌后,用力拍了1下自己大腿。
“兄长勿忧,纵使弟豁出老脸,亦要使从文应承此事!兄长勿忘,赵从文大半族人,而今仍在真定。”
袁绍又惊又喜。
其人心中感叹:我唤仲简至此秘议立嗣之事,当真英明至极!
于是乎,袁绍硬撑着坐起身来,向淳于琼作揖。
“如此,便有劳仲简!兄感激不尽也!”
淳于琼自谦1番后,忍不住问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