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四章战后(第1 / 2页)

当陆逊得知刘禅攻占猇亭大营后,极其震惊,他想不通主将全琮拥有虎牙之险,手握三万大军,居然还能轻易地被刘禅击溃,从而退守江南。

不过他也顾不上思考刘禅为何能击败全琮,如今的他必须为南撤大军而考虑。

此次北上的三万八千精锐吴军,是陆逊纠合了东吴中军、自己、朱然及诸将麾下的真正精锐,东吴诸将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也是把自己压箱底的家当全部掏出来了。

也就是说如果这三万八千人没了,东吴真正的也彻底废了,不仅没了荆州,连扬州本土能不能保卫都是应该严重的问题。因此陆逊为了保住东吴大军最后的精血,必须想尽办法把他们带回去。

没错,当前的陆逊的形势不容乐观。他麾下的大军不敌王平,为之败走,虽成功地撤出,但不代表伤亡少,反之他是付出了代价,让人殿后才得以成功撤出。

是故其麾下士卒损失可不少。如朱然所部四千人精锐,几乎覆没,唯有朱然与心腹数百人被马闲军救出。

最先溃败的右翼朱据所部,其被陆逊抛弃下来,所部非死即伤,投降汉军众多。至于中军及左翼二军,幸亏陆逊撤退迅速,派遣士卒交替掩护,付出了一点代价也才成功撤出。

吴军战后盘点一算,三万八千人,死伤及失踪者当有万人左右,大军约剩二万八千人。全军士气极其低落,且西南面的猇亭失守,归路危险啊!

为何?

其猇亭大营位于长江北岸,是东吴在江北除夷陵外唯一一个据点,他的失守代表着江北再无吴军营垒。

此点又是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麾下的大军成为一支江北孤军,他所面临的局势不容乐观,北有王平,西有刘禅。

至于东、南二面情况也是不太好,其南面虽靠近长江,长江上有东吴水师便于接应。但问题是他无法直接往南走,其归路大概率被刘禅所断了。

刘禅在陆逊的西南方向,靠近长江边,命人沿长江而走,即可阻挡陆逊南至江北的归路。而且糟糕的是,长江过猇亭之后,不是正常东流,而是向东南转向,再折向东北,东行过江陵。

也就是说陆逊率大军直接南下,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达长江边,届时刘禅麾下的汉军则早早地抵达长江北岸,等候陆逊的而来。

因此南路不通,唯有向东而行。大军向东撤退的话,也并非没有问题。此前王平命人使沮、漳、沱三水改道,在天降暴雨天之时,捣毁堤坝,使原本向南流向的河水,改道向东,席卷原野,淹没江陵城。

现在时间过了一、二月,洪水虽撤了,但是沱水以东,至江陵以西,其间一、二百里之地皆为泥泽,大军若在上行军,其速度可想而知。

朱然吊着手臂,骑马上前,说道:“上大将军,如今局势北有王平,西有刘禅,向南归路恐会断绝。今唯向东南而行,过泥泞之地,抵达乐乡对岸,其有水师可接应我军渡江。”

“泥泞之所?”陆逊念叨几声。

“正是!”朱然久镇江北,知晓江陵的地势,说道:“我吴军士卒长居水乡当中,其适应泥泞之道。蜀军虽长于步骑,然多居于西北、巴蜀,必不适应泥泞之道,行军速度反而不如我军便捷。”

陆逊皱着眉头,问道:“马喜晴干而忌雨泞,今若过泥泽,当如何是好?”

战马的四只蹄子是实心圆柱形,每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很小,因此战马行走之“路”的地形条件应以平坦、干硬为最佳;相反,若道路泥泞,必使马蹄深陷淤泥之中,是为骑兵行军作战之大忌。

而陆逊手上有大量的骑兵,这些可是东吴花费十年时间积攒下来的骑军,若折损于此,孙权岂不是要疯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