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唐王李世民、凉州隋王杨广,则是董卓所代表的伪朝,所遗留下来的伪王。
青州齐王朱天蓬,是继承的黄巢之位,而黄巢则是接受了董卓的册封。
所以,李世民、杨广、朱天蓬三人都是伪王,得不到正统朝廷的认可,都属于叛逆阵营。
交州洪秀全,黄巾逆贼出身,却自立为天王,更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
江淮袁术虽有称王,但兴兵威胁帝都,自然划归到叛逆阵营当中。
综上所述,成都王刘裕、齐王朱天蓬、唐王李世民、隋王杨广、天王洪秀全、豫侯袁术,以及霍乱冀州和徐州的大明,都属于叛逆阵营。
属于大汉阵营的诸侯则有:秦公秦昊、蜀王刘季、宋公赵匡胤、魏公曹操、吴侯孙坚、梁侯宋江、辽侯公孙轩辕。
当然,其中很多诸侯表面上认同朝廷,实际上却听调不听宣,朝廷对他们也没有任何约束力。
至于中立阵营,既不偏向大汉阵营,也不偏向叛逆阵营,只为了自己。
属于中立阵营的诸侯则有:赵侯袁绍、韩侯韩馥、燕侯刘彻、楚侯刘秀、凉州的马腾与韩遂,以及交州士燮。
楚侯刘秀本也属于大汉阵营,毕竟他也是讨董三十六路诸侯之一嘛,不过秦公秦昊对他的打压太狠,在大汉阵营中他根本得不到发展,反而还处处制肘,以至于硬生生的将他给逼到了中立阵营当中。
当然,这也是秦昊恶意打压刘秀的根本目地,秦昊甚至想将刘秀逼到叛逆阵营中,只是刘秀没有上当罢了。
大汉阵营、叛逆阵营、中立阵营,这就是当即天下的三大集团。
三大集团之中,大汉阵营的实力最强,占据了天下超过五成的土地和人口,中立和叛逆两大阵营则实力相当,瓜分另外的五成土地和人口。
未来各大诸侯之间的博弈,也必将围绕着三大集团进行。
曹操封公之后不久,中立阵营燕侯刘彻,想要向大汉阵营靠拢,于是携击退满清之功,向朝廷请封为燕王。
幽州可是秦昊下一轮扩充的目标,所以他自然不可能让刘彻,这样就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
以秦昊为首的洛阳朝廷,认为击退满清入侵功劳最大的人是公孙轩辕,刘彻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但考虑到刘彻乃是汉室宗亲,又继承刘虞的政治遗泽,于是改封其为燕公,另外又加封公孙轩辕为辽公。
刘彻请求封王失败,也就代表着秦昊的大汉阵营,拒绝他加入进来,当然更令他恼火的是,秦昊将打退满清的主要功劳归功到了公孙轩辕的头上。
要不是他领燕军支援的话,公孙轩辕早就被完颜阿骨打给灭了。
刘彻心中虽极为的恼火,却也拿占据大义的秦昊没办法,于是就想从秦昊的手中夺回正统的名号,最不济也破坏洛阳朝廷的合法性。
刘彻打着秦昊的威胁的旗帜,暗中联络其他的中立诸侯,以及各地的汉室宗亲们,想要打破秦昊对大汉阵营的垄断,达到分裂大汉阵营的目的。
当然,这其中困难重重,秦昊的威胁还未显现出来,各大诸侯都只顾自己,暂时还顾不上秦昊的潜在威胁。
直到秦昊对河北用兵之时,各大中立阵营的诸侯感受到了威胁,刘彻才完成了他分裂大汉阵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