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人起身迎过来,笑着伸出手,“你好张老师,咱们是本家儿,我也姓张,张鲁,久仰大名了。”听声音,正是刚刚跟他通电话的中年人。
张烨和他握手,“都是恶名。”
听他自嘲,张鲁道:“哪里的话,你帮魏爸爸讨公道的事儿,谁看了都得竖一个大拇指啊,还把你开除了?”张鲁嗤笑一声,“他们放着你这么一座宝山不要,真是可笑。”这倒是实话,也是张鲁的心里话,要是张烨在他们出版社,别说捣乱直播那件事张烨本意是善良的了,就是惹出再大的乱子,他们出版社也会把张烨抓的死死的啊,肯定不会放他走,因为他们早听说了《鬼吹灯》和他几篇童话故事的恐怖销量了,这么一座宝山,一棵摇钱树,谁不想要啊?
当然了,话也不能这么说,事也不能这么比,毕竟出版社和电视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现在出版社讲究的是盈利,政治出版已经少多了,而电视台那边,相比赚钱赚收视赚广告赞助来说,更看重的却是政治层面,行业情况不一样。
屋里还有人,大概做了三四个。
张鲁一个个给张烨介绍,有男有女,都是出版社的工作人员。
认识完,张烨也坐了下去,“文集的事儿,我还不太了解,也不知道你们想怎么出版,页数不够吧?”
张鲁微笑道:“够,配插图。”
“插图?”张烨汗道:“这样也不够吧?”
“还有译文和字词解析,一首诗有三页或者四页,一页是插图,一页是正文,再一页或者两页是解析,当然,这个解析我们写不了,就算能写我们也不敢写,没人敢说能把您的作品全部理解的,这些还是得你这个原作者来,那些对联也一样,三首一页或者两首一页,这样的话,做出一本书来没有任何问题。”张鲁道。
张烨琢磨了一下,“解析没问题,但……是不是含金量太少了?”怎么听怎么有点凑页数的感觉啊。
后面一个青年道:“一点也不少,您的作品,随便拿出一首诗来做成一个册子都没人会说闲话,更别说文集里收录了您这么多作品了,《海燕》和《白杨礼赞》,字体放大后占个七八页都是小意思。”
汗!
这字体得多大啊!
不过张烨本身也是非常想出版文集的,一来是为了名望,二来是为了维持人气,三来,钱也好,游戏声望值也罢,也能赚点外快。
最后,价格谈拢了。
版权买断,一口价四十万!
这已经是相当高了,毕竟文集不是小说,没有小说这种通俗读物那么大众,也就是一些文青会买几本,所以价格自然比不上《鬼吹灯》了,也就跟童话故事齐平而已。但如果不跟小说比,拿出来跟其他纯文学作品或其他作者的文集比,张烨文集的版权价格可比他们高了不少。
没有为什么!
实在是张烨的每一首作品都太火了!
事情谈好,合同拟好,张鲁和张烨再次握手,“合作愉快,谢谢你信任我们出版社,出版和宣传的事都交给我们,以您的名气和在京城的知名度,销量肯定不会低。”稍一顿,他道:“就是解析诗句的东西……”
张烨道:“回去我写,明天给你们。”
张鲁很喜欢张烨的痛快,办事效率太高了,道:“行,那你辛苦辛苦,其实一个月之内都行,毕竟解析的工作量也不小,嗯,还有就是,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序,或者楔子,或者类似前言的诗集总结介绍。”
张烨眨了眨眼,“序啊?”
张鲁点头,“对,你有什么想写的都行,最好是跟文集内容能呼应的,不然第一页就是文集正文了,总差了点什么,您说呢?”
“嗯。”张烨问道:“有笔吗?”
张鲁眼睛一亮,“现在就写吗?好!当然有!”
后面几个男男女女也都知道张烨的作品可不是谁都能有幸在现场亲眼见到的,很感兴趣,也很兴奋,“要不然拿毛笔吧?这样的话,可以直接用您的字做封面或者序,比电脑常规字体有味道。”
张鲁赞同道:“对,好主意,听说张老师的字很不错呢。”
“也行。”张烨无所谓道。
一个青年迅速去办了,一分钟后回来,就拿来了笔墨纸砚,还主动给张烨研上磨。
“我来照相。”一个女人拿出了相机,拍了几张侧面和正面的,把总编辑张鲁他们也拍了进去,到时候可以用作宣传推广,然后女人就照相机对准选址,等着拍张烨老师写字了。
序?
要跟内容契合?
自己的文集,肯定还要代入自己的思想价值观?
想着《我的自白书》和《囚歌》里所写的死亡,想着《一代人》和《白杨礼赞》中所写的生存……
张烨提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一行序。
“生如夏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