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合议一下,决定这次一定要不动声色摸进去,虽然日本人和马一啸的人手共有四十来个,可却只能守在几个路口,毕竟这山大得很,我们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去,看看里面到底有何东西再说,如果真有类似太极晕那样的超级风水宝地或是古墓中埋藏的珍宝,那定然不能让日本人掠走了去。
吃完饭后,李司令突然拿出了那个玉杯,说这东西是冯老弟所有,他不能夺人所爱,冯不二一看玉杯不由吃惊了一下,说这东西怎么流到了李司令手中,李司令便把这玉杯与马一啸开矿区的事说了出来,冯不二一听便笑着说道,这东西既然已经到了老哥手中也算是这玉杯找了一个好主人,当初我也是为了与马一啸套个近乎才低价卖给他,那知道他是日本人的狗。
李司令坚决要送回来,冯不二却坚持不肯要,说无功不受碌,况且放在他身上,迟早还是给卖掉,自己在上海还有几十万大洋,钱财他也已经算是看透了。
我一听也是非常高兴,便劝李司令保管好这玉杯,那一天可以送到国家博物馆,让专家好好鉴定一翻,当然我也明白冯不二上海的那几十万大洋怕是不敢去拿了,万一那小鬼没有死,冯不二岂不是自找死路。
吃完饭后,各自准备东西去了,李司令负责弄倒斗用的工具,周院长备一些饼干之类的干粮,我则画了一些道符,而冯不二竟然去找了几个黑驴蹄子和墨斗盒,看着冯不二这么专业,我都怀疑这小子或许就是天生倒斗的名,仔细一看,还真别说这小子颧骨极高,鼻孔大嘴唇凸,眉毛又黑又粗,还真与一般人不同,只是我这人不会算命,虽然《茅山道笔寻》里也记载了不少关于相人的方式,可我并不感兴趣,对于倒斗我也是略知一二,但我始终认为,最好不要去打扰死人的清净,当然如果是成妖成怪的那种便关乎我的事了。
时间定在明天下午傍晚五时出发,所以,现在是好好休息的时候,周院长担心我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我却担心他年纪大了,会不会有危险,他说没事,他是本地人,那山虽高,小时候他便经常爬,可以作为一个向导。
李司令亲自开车,并配有一把标准驳壳手枪,而我更想了解的是民间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来,便旧事重提,说老周,这刘伯温是怎么差点成了你们石佛村的女婿了啊。
周院长便叹了一口气,说大家都知道我们石佛村木勺技艺天下无双,实则要靠我们婺源的女婿刘伯温了。
话说明朝开国初年,天下方平,民心未稳,北有前元作乱,南有明教残毒,朱元璋寝食难安,意欲扫除余孽,一统天下。
遂广设锦衣卫,督察朝野,采集民情,并亲赐“天龙宝剑”给军师刘伯温,令其以退休国师之身份,名为辞官归隐,实乃巡游江南,微服私访,告之曰:“天龙宝剑如朕亲临,遇贪官污吏可先斩后奏,贤能侠士可授予官职”。
临行,刘伯温为大明江山卜算几卦,嘱咐几句,遂开始了其颇具传奇色彩的江南巡行,所以,刘伯温几度退隐实乃是朱无障采集民情,并不是真正归隐。
“石佛人家挖木勺,庆源人家戴面壳。”这是婺源县内人人尽知的俗语,经年彰显着庆源人跳傩舞的技艺和石佛村人挖木勺的手艺,可是这木勺手艺其实并不是石佛村一村首创。
据说有一回刘伯温体察民情,途经五龙山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纷杂之声,循着声音,刘伯温来到石佛村,原来,这里的村民因为木勺技艺引发纠纷,差点闹出人命,刘伯温不由问了一下情况,原来据说木勺技艺原为段莘乡槎口村最先制作,木勺这玩样虽小,可毕竟是家家户舀饭舀汤的生活必用品,所以,搓口村村民日子过得不错。
可是也不知怎么的后来石佛村便有能人把这门技艺给学了去,而且现在做得比槎口村的还好,生意火了去了,所以,槎口村便隔三差五地到石佛村来闹,已经严重影响了石佛村木勺生产。
弄清事由后,刘伯温也是脑袋大啊,如果简单地把这门技艺化为槎口村,石佛的村民度日子就困难了,而且也不利于民间技艺的流传和发展。
槎口村之所以上门闹,其实就是想借这技艺为他们村先发为由来阻断这木勺技术的发展,从而谋取利益,所以,这事还真难为了刘伯温这通经史、知天文、识地理、懂风水的大家了。
正在此时,刘伯温突然听到了石佛村祠堂里有一铁匠在打铁,脑光一闪,一个小计便上心头。
刘伯温呵呵一笑,说道,“今天就由这百年老祠堂作证,就由我出钱请铁匠打双铁鞋,如果那个村的村民敢穿着它挖木勺便就证明这木勺技术源于那个村,如果都不敢穿,那就是大家共同所有,以后大家都各自创新,各自生产,互不干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