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看袁绍的谋略。他一开始就没真心讨伐董卓,一身正气的曹操,孙坚,拼命去了,而他做了盟主。实际上,他做盟主,靠的是威望,不是实力,他的地盘并不大,所以当时天下大乱,他一心想的是扩张。
</p>
巧夺冀州,是他手下逢纪提出的谋略。逢纪献计,若邀约公孙瓒一起攻打冀州,当时翼州的所有者韩馥必然十分惧怕,到时候呈说厉害,让韩馥邀请袁绍抗击公孙赞,主动滚蛋。
</p>
果然,公孙瓒得到袁绍的约请,以讨伐董卓为名,率领大军进入冀州(今河北地界)。韩馥的部队如何能抵挡公孙瓒之骑兵?于是节节败退。
</p>
而青州的袁绍也忽然掉头进入冀州地界,屯于延津(后来官渡的关键地点)。这个时候,韩馥手忙脚乱,袁绍派出了荀堪,高干去游说韩馥,说公孙瓒天下强兵,你境内大部分的郡县都已经叛变了,而袁绍又从东来,我看将军危险了。公孙瓒和袁绍都是一时的豪杰,而冀州又是天下富饶重要的地方,他们肯定要争夺。你如果不选边站,就得死。袁绍,是您的旧盟,你还不如把翼州让给袁绍,他接到您的地盘,公孙瓒就可以抵御住了。将军有让贤之名,身安?p>
谔┥健?p>
</p>
韩馥其实有说不出的苦衷。讨伐董卓的时候,冀州的贵族和将领,就和袁绍走的很近。当然,人,都是趋向英雄的,你自己不行,也怪不得别人。韩馥曾经因为嫉妒,还不发粮草给袁绍的讨董大军,结果反而让自己手下的将领看不起。大将麹义,就是在那个时候投靠袁绍的(此人非同小可,界桥之战,他是主角儿)。
</p>
冀州军马,也有忠于韩馥的。他们对韩馥分析说,袁绍没有粮草,进入冀州是虚张声势,我们精兵良足,可以一战破之。换了孙权早打了,但是韩馥胆儿小,于是权衡再三,便把冀州让给袁绍了。
</p>
韩馥有个仇家,叫朱汉,看韩馥没权了,就率领士兵包围了韩馥,还断了韩馥长子的双腿。袁绍雷厉风行,立刻逮捕朱汉斩首。但是韩馥反而怕了,于是逃跑去投靠张邈。最后袁绍使者来了,他以为袁绍派人来叫张邈杀自己,起身自杀了(其实袁绍真没有杀他的意思,还等着做善待的典范呢)。
</p>
韩馥一死,袁绍就完全控制了翼州。但他虽然兵不血刃的获得了冀州,但请来的公孙瓒,却是个大麻烦?其实公孙瓒如何不知道袁绍的那点小心思,但他素来眼馋翼州,才借了袁绍的邀约,率了大军前来。韩馥死后,公孙瓒不承认袁绍这个冀州牧,任命了自己的部将严刚为冀州刺史,还任命了一批翼州的州郡首领,其中,有平原县,而这个县令,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刘备童鞋。
</p>
这个时候的袁绍和公孙瓒,一战已经不可避免,界桥会战的实质就是——冀州争夺战。
</p>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袁绍刚舀到冀州,怕公孙瓒不满意,就把自己的渤海太守让给了公孙瓒的弟弟。而公孙瓒,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不动声色,暂时没有进攻袁绍,却大破冀州的第三股实力——黄巾军。公孙兵强马壮,两次大战获胜,缴获了人口七万。为了站在道义一方,他还发表了著名的。公孙瓒是卢植的学生,文笔真心不错。这篇檄文,明确的指出了袁绍于天下大义而不顾,戳孙坚的pp,反助纣为虐的行为。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