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风见童浩然脸上变色,心想童浩然可能也已经想到了这种可能,只是不肯承认,只是这件事实在太大,不能就此放过,他低声道:“格尔丽!她昨天可是在临近中军处过了一夜的。”
童浩然愣了一下,脸上神色变换,过了一会儿,摇头道:“这个不大可能,她已经被我送走了,何况她要想入帐,得自营外越过重重警戒,实在为难。”
卫长风摇头道:“昨夜大家都醉酒,她如果偷了一套汉军服装,只怕也不会有人发觉。”
童浩然仍是摇头,却又无法反驳卫长风,过了片刻,轻声说了四个字:“智子疑邻。”随即转身出帐。
卫长风苦笑了一下。
智子疑邻,是出自《韩非子?说难》的典故。原文是: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其实是一个故事,说的是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去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并没有理会。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是隔壁那个老人偷的。
童浩然的意思是说,现在卫长风既然怀疑了格尔丽,那么格尔丽做什么都象是贼,只怕一旦找到真正的贼,再看格尔丽一切行为都是正常的了。
卫长风倒也理解童浩然,这格尔丽是童浩然接入的军中,她对格尔丽很是爱护,于情于理,都不想把这个奸细之名安在格尔丽的头上。
其实卫长风又何尝不是这样想。所谓言为心声,从格尔丽的言行来看,此人只怕不象是忘恩负义的小人,但女人的心思,谁又猜得透?如果格尔丽心恨汉军杀了她哥哥,又或者是为怕私自出营在归营时被罚,所以冒险潜入汉军中军偷窃一些文件将功赎罪也是可能的。只是,如果是格尔丽,她为什么放着那么多重要文件不偷,却一定要到处乱翻?究竟要翻什么?
卫长风思量好久,实在难以索解,只能长叹一声,叫了卫士修补中军帐,加意警戒。
次日一早,汉军启程。
这一回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苏尼特。
苏尼特离此四百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但此前汉军追击匈奴,已经追了二百里,于道路倒也熟悉,所以汉军一路前行,熟门熟路,一连数日,已近苏尼特。
按理说,众将看到苏尼特应当不会吃惊,如果看到苏尼特被匈奴人放弃也不会吃惊,毕竟此前匈奴连败,哪里能在短时间内再有足够兵力防守苏尼特,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按理说”。天下按理说应当发生的事多了,但有些事,却偏偏就是不按理发生。
当众将看到苏尼特时,就感觉着发生了一件不依常理的事。
最先叫起来的是安然,他瞪着眼睛,吃惊的看着前面,叫道:“这是什么?”
“一座城池。”白起答道。
安然看了白起一眼,不再说话。
他当然知道这是一座城池,但在一片大草原上突然出现一座城池,对看惯了大片帐篷的汉军将领而言,实在是让人吃惊。
这城池并不大,至少以汉人的标准看,不算什么大城,而且城砖明显的用的是泥土烧制,想来草原上难以找到坚固的青石之类,所以只能用泥土和草而烧,应当说,这是一座又小又婑,城墙又不坚固的城池。
不过,在城墙外面,却堆积了一批大石块,这些石块附城而立,很显然是匆忙堆积起来的,目的倒也可以猜得到:为防汉军攻击。这城墙又婑又不牢固,要想守住,自然得想些加固的办法,这些大石块就是用来加固的。
如果是换了以前,这样的城池,汉军用不上一个时辰就可以拿下,中原的高城大墙多了,却有几个能守得住的?汉军别的不敢说,攻城的经验和用具可实在太丰富多样了。
看过此书的网友向你推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