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力资源(第2 / 2页)

这次来北海道,还带来了水银温度计,这个水银温度计是茅庚取水的结冰临界温度和沸腾温度为基准,进行分度而发明出的温度计,让金鼎他们带来自然是掌握这边的气候情况,以便因地制宜提供参考意见。

其实冷还是其次,关键是北海道离大宋还是距离太远,就近发展台湾才是当务之急。大宋朝廷也好,特区也好,甚至台湾当政者赵抦也好,就算增派人力,也只会优先派往台湾,台湾还没有消化呢,北海道还是等等吧!

陶闻甫叹气道:

“要坚守这个据点,雷大人还说要多占点地盘,还要顾及与日本和高丽的营生,若要在这里落地生根,种植和饲养也不能不做,唉!这点人实在是太少了。”

“而且,将来我们捕鱼的规模,须得是一天十万斤以上,捕鲸也有潜力,所以,不说来五千人,两千人是至少要的。还有,我们来的都是男子,长期在这里经营的话,也不能没有女人啊,没有女人的话,时间长了会出事的。”

“夏裔女人如何?”,雷运通觉得就地取材也不错。

“嗨!算了吧,你爱夏裔人我不拦着,反正我不行,我看多数人都不会喜欢夏裔人的。”,陶闻甫哪能看得上!

杨喆笑道:

“金大人,不如去高丽买一些女子过来。”

雷运通则道:

“我看这里就不错,大可在此安家,我倒是有意先让小妾过来。其他的人,我看也有想在此安家的,拉过来一两百家眷,反正到了这里之后,也不愁赚不到钱。”

“我看在这里养鸭就不错,那些鱼的下水丢了也是白丢了,若是用来养鸡养鸭,就算养上一两万只鸡鸭也无妨的。”,杨喆循环利用资源的意识很强烈。

“嗯,这话说得不错,养鸭还能收集鸭绒,倒是一举两得。”,陶闻甫大表赞成。

“那还得准备好御寒衣物。这倒不难,从夏裔人那里换一些毛皮就是。”,金鼎觉得后勤须得跟上。

一众人商量来商量去,觉得这里形势大好,既有扩张地盘的潜力,又有足够的捕捞发展空间,渔业资源之丰富出乎想象,算下来,竟然比贸易不会差。而且偌大一个岛,地广人稀,将来或许真有很大的种植潜力和养殖潜力。

于是,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总结起来,还是要千方百计多拉些人过来,比如大宋的流放犯,尽可以流放到北海道来,大约大宋朝廷不会反对这个建议吧,反正一切路费都由台宋海贸包了,还能附送御寒衣物。流放地如此遥远,想必这些人再也没有机会危害大宋了。

其次嘛,就是吸引这六百来到这里的台宋海贸员工将家眷接过来,正如雷运通所言,其中有一百把人就存了这个心思,这里除了冷一点,其实决不比台湾差,论起赚钱来,还能多赚。那些在特区集团做事的台宋海贸员工家眷,月薪也不过两贯多一点,金鼎决定,要是家眷能来北海道,一个月三贯的月薪只多不少,比如晒鱼熏鱼之类的工作,女子便足可胜任。

至于买高丽女子,也尽可一试,花上三四千贯,若是能买一百高丽女子干一些粗使活儿,那也划算。至于日本女子,却不在考虑范围。

于士满这一次作为双鹿明胶公司的代表,也来到了北海道,同来的还有五个熬胶的员工,到了北海道之后,不光是要熬制鱼鳔胶,还要负责熬制骨胶和皮胶,反正一切能利用的原材料,根据茅特首的安排,都不能放过。

鲑鱼、鲱鱼、鳕鱼和秋刀鱼的鱼鳔严格来说不是熬制鱼鳔胶的好原料,但特区开发的鱼鳔胶用途很广,倒是不一定要追求最好的胶粘强度,比如制作鱼肝油胶衣,适度的胶粘力就够了,因此所有的鱼鳔都照单全收,被用来熬制鱼鳔胶。

这里的鱼实在是多极了,要是以前面对五千斤鱼鳔,恐怕至少要五六十个青壮才能对付。因为要用人力捣胶,那是相当消耗体力的一件活儿,捣胶一天下来,那可是相当劳累的,体力稍逊的人是绝对吃不消的。不过,茅特首让人制出了一台捣胶的机器,用一台小锅炉驱动,这一台机器,就顶五十号青壮,只要两人操作,就能抵得上以前五十人捣胶。

此外,高压铁锅也是熬胶的好器具,还有保温锅,也堪称一件神器。茅特首让人做出来的这两样器具,让熬胶变得简单多了。

以前熬胶,需要熬一天一夜,也就是二十四小时,在二十四小时之内,须得慢慢熬,还不能让水沸腾,相当的劳神费力,而且还特别容易将鱼鳔烧糊。

如今,熬制的时候,先用带四个压紧螺丝的高压铁锅烧开五分钟,去掉泡沫之后,丢进保温锅就是了,每隔八个小时烧开一次,24小时之后,就算熬好胶了,省了人力物力不说,糊锅的事情也决不会发生。

五六个人就能将五千斤鱼鳔熬制成鱼鳔胶,这在以前绝不敢想象,但现在,这就是事实。

捣胶的机器看来还得增加一台,因为看来将来这里还能提供成倍的鱼鳔,加上鲸鱼骨也要熬制成骨胶,增加机器显然比增加人力明智。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