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七十七章 冉妮的故事1(第2 / 2页)

“好啦、好啦,妈,你就让我好好歇一天,别提这些烦心事了吧?”

冉妮三下五除二的喝光了碗里的粥,抹了把嘴站起身来:“妈,我中午不回来吃了,您帮我把工作服洗一下,不然下周可没得穿了。”

“好好,路上小心!”

绣城计算机厂,名字上虽然叫做计算机厂,但它的主要生产任务却是一种功能很简单的“台式”计算器——是真的台式计算器,大小和三十年后的超市收款机差不多。

电子管计算器,别看个头大、反应慢、容易出故障。但是国内电子产品稀缺,绣城计算机厂生产的这种笨拙的计算器,竟然也还算是好卖,厂里颇有点“小确幸”的感觉。

冉妮今天没有穿工作服,一身大v领半袖衬衫和半膝裙子,骑着自行车在路上的回头率几乎是100%。在经济不怎么发达的绣城,穿成这个样子那绝对是非常洋气的了。

最近电影院刚上映了一部叫做《街上流行红裙子》的电影,唤醒了中国人几十年来压抑的对服装美的热爱。冉妮这样的打扮,简直可以说是引领潮流,一路上不知道让多少人的眼睛长在她的身上。

今天虽然是放假,不过冉妮还是来到了绣城计算机厂。并不是她要加班,而是和人约好了在厂里汇合。

八十年代工人虽然财富上没法和三十年后的人比,但业余生活的丰富却是三十年后工人们拍马也赶不上的。

像绣城计算机厂这样上千人的大厂,厂里各种爱好兴趣小组应有尽有。像什么文学小组、诗歌小组、音乐兴趣组、篮球运动组,这些不过是各厂标配。

稍微上点档次的,摄影小组、羽毛球、排球小组,游泳、爬山、无线电、手工艺小组。计算机厂甚至连乐队和服装模特队都有,一到了周日休息的日子,厂里甚至比平常上班时候还要热闹。

没有网络,甚至连闭路电视都没有的年代,没有点爱好这日子可怎么过?想想就知道这些有钱、有闲的年轻人不做现充都不行了。八十年代的国企工人们,玩的可都还净是高大上的节目。

其他的兴趣爱好小组,兴许别的单位也有。但托了绣城计算机厂这个专业的福,冉妮参加的周日爱好活动,却差不多是绣城独一家。

电子兴趣小组,几个绣城计算机厂的技术员自己组织起来的一个业余爱好组织。一共也就是十几个人,平常的活动就是探讨一些电子方面的技术发展,间或能搞到一些破旧的二手电子产品,大家练练手,把东西修理起来。

当然,修理的东西并不只局限于家用电子产品。实际上家电维修一般也找不到他们身上来——太没挑战性了。更多是一些国外进口产品,或者是其他单位电子生产设备出现故障。

绣城计算机厂的电子兴趣小组,在绣城的这些领域里还小有薄名呢。

不过最近两个月,电子兴趣小组已经连续推了几个其他单位的求助了。原因嘛,很简单,他们有了一个新的玩具。

冉妮从国外带回来了一批半导体芯片,兴趣小组里十几个技术宅,打算在此基础上搞一个科学计算器出来。

绣城计算机厂的产品是电子管计算器,根本没有编程功能,科学计算器要实现起来体积大的吓人。好在冉妮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回国之前打了两个月黑工,这才攒钱买下了一批功能相对简单的芯片。

lh5801处理器,美国市场上以性价比著称的日本货。著名的夏普pc-1500可编程计算器,使用的就是这种cpu。这颗八位处理器的美国价格只要十二美元,放到国内则至少价值两百块人民币以上。搭载这款处理器的夏普pc-1500可编程计算器,在国内的售价则至少要一千五百块。

作为八十年代中国人最喜欢的这款可编程计算器,电子兴趣小组的其他人也一样眼热。既然冉妮带回来了最关键的处理器部件,自己造一台可编程处理器实在是个吸引人的想法。

忙了两个多月,如今这项工作已经是进入尾声了。

骑着自行车,嗖的一声从厂门口掠过,冉妮就仿佛绣城计算机厂一道新的亮丽风景线。除了几个四五十岁的大妈对她“带坏风气”颇有微词,其他的年轻人可是对此赞不绝口。

好多计算机厂的男青年对着冉妮的背影流口水,好多女青年更是有意无意的在模仿着她的穿衣打扮风格——那可是美国流行的风格呢!

电子兴趣小组的活动室,是绣城计算机厂的一个库房。央求了电工拉来电线,又拜托了厂里的木工打了两张桌子,这就是小组的全部固定资产了。

不过好在主要工具电子管和电线之类,倒是可以从厂里平价购买,足量供应。

“冉妮来了!”

仓库的大门被拉开,兴趣小组里的众人抬头,顿时兴奋的喊了起来。

(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