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14章 ,珍宝,在冬宫看威尼斯画派(第1 / 2页)

姜哲几人随着参观队伍,在一楼寄存个人物品。

安检门上有禁止带入的物品标识。

寄存物品后,等待同伴的时候,姜哲对胡老师说道:“我打算在这里看一天时间,如果大家要出去吃午饭,我就不出去了。我想尽快把所有的藏品,都看一遍。”

虽然如此说,但他也知道很难做到。

因为提前看过指南,知道号称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冬宫拥有的收藏丰富。

整个冬宫共有1057个房间,近300万件的珍贵藏品,目前供游客参观的有300多个房间,对于参观者来说参观的时间可长可短,长则数日,短则几小时。

胡老师答道:“你别着急,如果今天没看完,还可以找时间再来。咱们两个倒是能坚持住,但是这些年龄大的人,恐怕就跟不上了,到了中午,看看情况再说。”

姜哲点头,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他找机会打开系统,准备收录信息以及学习资料。

收录的过程,既是丰富系统内的资料,同时也可以增加学习积累,一举两得。

排队经过安检,一行人进入了展厅。从宽大的约旦阶梯上二楼,

约旦阶梯有两个名字,开始时叫使节阶梯。是各国使节上楼拜见皇帝的必经之路,20世纪后又被称为约旦阶梯。

他们组的导游正给大家解释。俄国东正教把耶稣在约旦河受洗的日子称主显节。每年的一月19日,沙皇一家会经过此楼梯下楼来到涅瓦河畔,参加教会为皇室准备的主显节活动,因此俄国人将涅瓦河看作是约旦河,皇室人员下楼的这段阶梯,也就叫约旦阶梯。

因为还没看到藏品,姜哲就注意观察建筑内部的装饰和结构。

冬宫内部的装饰,给人第一印象是白色和绿色的基调,再加金色的装饰。

这种独特的色调搭配,以及大理石,水晶金属等材质的结合,很好的显示出了俄罗斯建筑装饰美学传统。

这中美学,似乎和俄罗斯人的性格习惯有些不同。

进入博物馆的人,有各国的游客,也有本地人。

从他们的小声交谈的语言,姜哲能大概分辨人群。

他发现,很多本地人在公共场合,多数表现得沉默寡言。

还没来得及思考,他们已经进入展区,已经有同伴分散观看感兴趣的藏品。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熟知的艺术品前打个卡便可以了。

姜哲则是先用系统收录资料,同时尽可能学习如何创造艺术,体会美感。

来到二楼后,他们首先进入正对面的192厅。

厅中央是一座由八根孔雀石柱撑起的圆顶平台,非常显眼。

这里是冬宫博物馆的前厅,也叫圆形大厅,平台是乌拉尔实业家送给尼古拉一世的礼物,由法国著名的精工大师皮埃尔菲利普托米尔建造。

姜哲围着精美的藏品走了一圈。孔雀石的特有绿色,格外有感染力,似乎把房间都染成了绿色。导游告诉他们,用孔雀石或绿色宝石制作的工艺品,这里还有很多。

从192厅左侧门出来,直接穿过151厅,来到193厅。

193厅叫元帅厅,墙上挂的是俄国将军元帅的巨幅画像。

姜哲注意到,有库图佐夫的画像。库图佐夫通常的形象是戴眼罩的,但这幅画像,没有画眼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