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一来, 甚至连卢党群臣,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太后自被封为皇后以后,就已经在太昌帝的默许下参与朝政, 等太昌帝驾崩后,更是垂帘听政将近二十年, 经历的大风大浪比隆兴帝多上不知多少, 清流虽攻击她牝鸡司晨, 但在隆兴帝一意孤行之时, 却也不由期盼, 希望太后能出来主持大局。
隆兴帝从御座弹起, 面如土色,太后缓步走到他面前, 高声斥道:“圣人,如此局势之下,你还要维护你的老师吗?”
隆兴帝自小到大,都在她威压之下,太后徐徐前来,他也开始徐徐后退, 连指尖都惊惧到开始微微颤抖,太后指着殿下跪着的众臣, 厉声道:“这殿下请愿的, 全是我大周的栋梁,而在大明宫外的百姓, 更是我大周的基石,你把基石和栋梁都得罪了, 你是想让大周彻底崩塌吗?”
面对太后的质问,隆兴帝仍然鼓起勇气, 喃喃道:“此乃构陷……”
“构不构陷,自有京兆尹去查,有大理寺去查,有御史台去查,岂容你说是构陷,就是构陷的?”
隆兴帝张了张口,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像幼时一样,痛苦垂首不语,太后望着他和自己甚为相像的面容,心中一种浓烈的悲哀涌了上来,是她的过错啊,在诞下菩萨保后,总不由自主将他与明月珠比较,觉得他不如明月珠乖巧,不如明月珠贴心,但一个活着的人,怎么能比得上死去的人呢?她一昧沉溺在明月珠死去的哀伤之中,没有像对明月珠一般,把百分百的母爱都给菩萨保,这才让他养成温和懦弱的性格,以致于轻易被卢裕民等人蒙蔽,今日这种局面,如若细细追究,只怕她这个母亲,要付大半责任。
太后语气已经带了一丝怆然:“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你一意袒护老师,连其身都不正了,你还怎么正朝廷,怎么正百官,怎么正万民,怎么正四方?圣人,你真的要为了你的私心,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将大周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吗?”
隆兴帝面对太后的连声指责,他脸色惨白,嘴唇嚅动:“阿娘……”
见他如此失魂落魄,太后压抑下心中不忍,继续咄咄威逼道:“圣人,你是大周的皇帝,你还要带着大周走向国泰民安,万夷来朝,你不能再任自己被私情裹挟,让百官和万民寒心了,卢裕民若真的冤枉,律法会还他公道,那些诬陷他的人也会受到诬告反坐的处罚,谁都不会冤屈了你老师,为了大周安宁,为了帝位稳固,你应,早下决断!”
隆兴帝拳头慢慢握紧,他茫然看着太后,太后只是冷冷瞪着他,他目光,又扫视过跪在地上央求的群臣,群臣则在殷殷期盼地看着他,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着让他做一个明君,他神情恍惚,良久,才松开握紧的手指,木然道:“传朕敕令,彻查……天威军一案。”
群臣大喜,纷纷叩首道:“圣人英明,太后英明。”
崔珣心中大石落了地,他随群臣叩首,一滴热泪,带着他六年来无尽的愤懑与不甘,终于从他眼角滑落。
这天,应该要亮了吧。
隆兴帝下令彻查之后,京兆尹再无阻碍,薛万辙开始着手查案,只不过,太后特令大理寺也参与此案。
太后召见一直告病的卢淮,将抓捕审理卢裕民的事宜全权交由他负责,卢淮苦笑:“太后还敢信任臣吗?”
“为何不敢?”太后道:“你为官以来,奉公守法,尽忠拂过,如果连卢卿你都不值得信任了,那这朝堂,谁还值得信任?”
卢淮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得到太后如此高的评价,他向来忠于隆兴帝,虽然对太后垂帘听政不像他伯父卢裕民一样抵触,但也赞同太后应及早归政予隆兴帝,六年前,参与上疏逼太后还政的官员,也有他一个,加上他和卢裕民的关系,他一直觉得太后应该是极为厌恶他的,可如今,太后居然说他值得信任,他心中顿时一阵愕然,喃喃道:“但臣,是卢裕民的侄儿。”
“正是因为你是他的侄儿,吾才将此重任托付与你,如若你叔父是冤枉的,你自可为他洗冤,如若你叔父确实作恶,你也可以凭大义灭亲的功劳,不被他牵连,继续做你的大理寺少卿。”
太后居然有意让他不要被卢裕民牵连,而且还有意让他继续做大理寺少卿?卢淮在来蓬莱殿前,本以为太后会借机杀了自己,他是报着必死的决心来的,谁能想到,她居然要救自己?卢淮惊愕之后,便不由问道:“臣何德何能,能让太后如此为臣考虑。”
太后叹了一口气,诚挚道:“卢卿
,你是社稷之臣啊,这朝堂,或许有人比你更有才干,但无人比你更赤忱丹心,吾老了,没有多少岁月可以活了,而你还这般年轻,将来大周,少不得还要依靠你,吾怎么忍心因你叔父之过,让大周损失一个宰辅之才。”
社稷之臣、赤忱丹心、宰辅之才,这已经算是对一个大臣最高的赞誉了,卢淮万万没想到,他没在隆兴帝那里听到这种赞誉,但居然能在太后这里听到这种赞誉,他已然热泪盈眶,跪下伏首垂泪道:“但臣,恐会辜负太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