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三章 你要肩负起大明江山!(第1 / 2页)

刚才苦苦酝酿了这么久,此时哭起来便如洪水溃堤,倾泻而出。

他极力维持,让自己心无旁骛,只是放声哭泣,看上去悲切无比。

殿内众臣顿时面面相觑。

朱元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自高台走了下去,拉着他的手:“熥儿,你是怎么啦?”

朱允熥哭泣着抬起脸来,满脸泪痕,双眼更是通红,他轻轻喊了一声“皇爷爷”,然后哭得更伤心了。

老朱叹息着,随手将他抱入怀中,眼眶内也再次有泪水涌出。

旁边。

朱允炆恨得几乎要跺脚了。

还是大意了。

只顾着如何将蓝玉定罪,如何干掉支持朱允熥的一众勋贵武将。

心思紧张,情绪转移到了斗争上面,竟是忘了该表演“大孝子”了。

一时不察,便被朱允熥占了先机。

此时想要挽回,却是有些迟了。

也只能慌乱地挤出几滴眼泪,跟着装出悲伤难过的样子。

“好孩子,别哭了。”老朱用手轻轻拍着朱允熥的背,道:“你爹爹刚走的时候,你都没有这么难过呢,今天是怎么啦?”

朱允熥心中一凛。

在朱标没有死之前,无论是他还是朱允炆,与老朱的接触都不多。

无他。

因为他们的大哥,朱雄英从小便被带到马皇后身旁,由老朱和马皇后亲自抚养。

对于那个长孙,老朱非常疼爱。

和疼朱标一样的疼爱!

可是朱雄英却意外死了。

自那之后,老朱就很少再见朱标的其他儿子。

免得看到他们时,再想起朱雄英,徒然伤神难过。

而且朱雄英是他亲自抚养的,结果却出了意外。

这让老朱也十分自责,便刻意疏远朱标的其他儿子。

以防止他们再出什么意外!

老朱有时候是天不怕地不怕,偏不信邪的!

但在有些事情上,又有点讲究。

比如朱雄英死后,他就尽量不接触任何一个孙子。

没有接触,也就不了解。

一直到朱标死后的葬礼上,两人才在老朱心中留下了分别不同的印象。

朱允炆极尽悲伤,而朱允熥则好像完全无动于衷。

父亲死了,他竟似一点都不难过。

于是乎,老朱心中便有了朱允炆是大孝子,朱允熥是不孝子孙的念头。

也因为这个原因,老朱才想立朱允炆为储君,而不是朱允熥。

要知道,跳过儿子,而立孙子为储君,最重要的理由,实际上就是老朱对朱标深沉的爱。

要不然,就算朱标不在了,老朱还有其他儿子,就应该立次子,而不是孙子!

自古就没有跳过儿子,而立孙子的道理!

礼法上也说不通。

老朱虽然不喜欢儒家,却是一個非常守礼法的人。

但在这件事情上,他偏偏就不守!

老朱始终认定,自己的皇位,应该留给朱标的儿子。

这皇位本来就是朱标的。

也本来就是朱标的儿子的。

不能因为朱标的死,就剥夺了他儿子继承皇位的权利。

对朱标最“孝”的朱允炆,也自然而然成了最优先考虑的继承人。

原身这一点上面,早已大大落后。

这其实也不能怪他。

最重要的一点是,原身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而亲娘又死了!

有娘的孩子是一块宝,没娘的孩子是根草。

吕氏抚养他,表面上对他很好,实际上可没有安什么好心。

比如说,朱标病重的时候,吕氏就故意安排朱允炆日夜侍候,而让朱允熥去玩。

朱标死了,吕氏千叮万嘱让朱允炆极尽悲伤,拼命哭泣,甚至不吃不喝。

却劝朱允熥不要伤心难过,该玩玩,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

其用意就很明显了。

原身年幼无知,也就是他穿越过来之后,才对这一切洞若观火。

听到老朱的问话,朱允熥哭泣着说道:“爹爹刚走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悲伤难过。”

“我一直觉得爹爹还没走,还在我的身边,还在看着我。”

“我不相信他走了!皇爷爷,我不相信啊!”

他拼命哭,哭得肝肠寸断。

老朱一下子愣住了。

是啊!

大妹子走的时候,儿子朱标走的时候,他也是这样的。

并没有立刻就感到很悲伤难过,因为心中根本不相信。

跟傻了一样,就是不相信摆在眼前的事实。

后世心理学上,将这种精神状态称之为——人格解体。

又称感知觉综合障碍。

即一个人在经历重大变故后,对现实生活知觉的失实。

事实上是一种人体自我保护机制。

由身体自发的激活,以免过度的悲伤损害身体,乃至丧失生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