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歆跃厂的发展史来说,这样的产量可谓是相当可观了,也是整个湖北工业的门面。
“生产线的试产情况怎么样?”
左念微走进总装厂房长长的重型传送带上间隔摆放着1辆辆的卡车主结构,旁边半空中的传送吊缆上则吊着1个个的轮胎,还有其他0件更在线后面。
“自3月30号试产以来,两个昼夜加1个白天,共计生产4十5辆,新老工人各半,检验合格3十6辆。”
“稳定生产还需要多长时间?预计产能多少?”
歆跃厂的整个新生产线规模不小,按照他们汇报的,预计在3年内便能实现产能翻倍,提前超额完成5年计划的扩产7千辆任务,但具体能有多少,能有多快,也难说。
另外,根据左念微了解,除了京沪两厂外,其他汽车厂普遍存在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的情况,因而要保持这个良品率,其中的“新”工人有多新还真不好说。
“现阶段0件厂产能不足,0部件废品、次品率也较高,但预计能够在5到6个月内稳定,实现日产十5辆,在两年内能够实现理论日产2十5辆,新线年产量能达到8千5百辆左右。”
戴着眼镜的技术经理1板1眼的向左念微介绍到,另1个经理则在1旁补充到:“加班加点的情况下,5年内实现年产两万辆不是问题。”
“3班倒生产目前还做不到,老线加急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两班倒,但0件供应,还有变速箱和引擎,可能不够。”技术经理接着说道。
对于这些情况,左念微也有所了解,国内的发动机主要由京厂、沪厂和龙驹公司提供,其他几家公司都缺乏发动机的制造能力。
而外国供应商主要有太脱拉、雷诺、宝马等公司,霍希等德国公司之前是最主要的供应商,早期的汽车生产基本就是从德国和美国引进的。
但随着欧战和之后的破坏,中德之间的汽车贸易1直到1928年才恢复到比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大萧条之后,宝马等德国公司再度获得了中国市场的主要份额。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左念微有参观了铸造厂的生产情况,部分0件可以通过这里自行生产,还有厂里组织的技术培训班,老带新,1带多,总之也是在想办法解决熟练工人不足的问题。
“人才总是不嫌多的,老带新,1带多,集体培训之类的办法,都可以去摸索,去总结。”
对于人才问题,左念微1直都跟上心,机械设备都好说,现在正是大萧条时期,美国企业大把大把的设备没人要,稍微花点钱就能搬回家。
从1929年至今,抛开31年的后半年不谈,光这剩下的两年时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各种生产设备就比以往十年之和还要多。
就像是歆记集团,原本他们还计划建设1条年产5万辆拖拉机的生产线,设备方面完全没问题,但就是没人。
各部门的产业工人培养毕竟还是会慢1点的,人不比机器,不是到地方了就能会的,是要学习的。
在这方面,沿海各省份,主要是上海等十几个大城市,吸引了不少的外国移民,大多以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为主,这两年加起来得有2十78万了,但内6就要少的多了,就算是武汉也没有多少人。
苏维埃德国是意识形态不合,美国人对于这种“专制”的主义显然是不感冒的。
而中国则是种族差异和文化差异太大,再加上西方长期以来的宣传和美国政府对华的移民限制政策,能真的下定决心来中国的实在有限,基本也就是德国的两倍左右罢了。
但好在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还是合格的,很多中学毕业生经过1年半年的锻炼,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技术工人,至多再有个两3年,人才方面的情况就能够大幅的好转,这两年的建设成果也就能够展现出来了。
这1点左念微并不担心,中国什么都缺,唯独不缺人,尤其是在普及教育之后。
“对于各项生产计划,要提前准备起来,建设工厂,布置产线也不是1年两年能够解决的,期间人才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
在歆跃厂的工艺教习所里看了1圈之后,左念微看向随行的湖北省和武昌府的官员:“政府方面也要对人才培养提供帮助,在实业学校方面可以多做些鼓励,未来5年十年,各地都正是要用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