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86章:比烂与向好(第2 / 2页)

而左翼力量则坚决反对,尽管已经被法兰西政府前后杀了67遍,残余的左翼组织依然予以强硬的反击,同样组织民众与其对峙和冲击。

右翼政府端坐高台,看着他们之间的争斗,以此维持着自己的统治,但是,这把火却也不是那么好玩的,身旁是苏维埃德国,左翼力量的大本营,底下是法国万千破产农民,他们是最容易受这些极右力量蛊惑的人,最后到底如何,犹未可知。

以法西斯主义为代表的极右翼力量往往擅长蛊惑工人和农民,但他们本身却不会为工农的利益而献身,恰恰相反,这些人最擅长勾结大资本家大地主,进行土地兼并等行动,促进农民破产,工人不堪重负,由此实现自己的目的,扩张自己的力量。

这些极端力量都不能长久,他们不过是1把火又1把火的往柴堆里仍,最终将自己也烧的干净。

而国家所需要做的,就是进行赈济和完善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水平,以此保证社会的稳定。

只是,在这其中,却未必能够尽善尽美。

从1930年初开始,各种囤货现象也就慢慢出现了,尤其是在1些受经济危机和调整政策影响比较大的地方,物价也受到了1定的波动,尤其是从7月起,上海等地就出现了抢购风潮,囤货居奇的商人不计其数。

在190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们终于理解了祖辈父辈们为何那么勤俭节约,还喜欢像松鼠1样囤积东西,家里的柜子里、角落里往往都会堆着1些用不到的煤炭、粮食、油等基本生存用品。

情况发酵,1日胜过1日,并迅速向周围蔓延,苏州、杭州等地在3天之内都出现了抢购现象,不到1周上海府的政府官员们就挡不住了,只能报上中央,随后内阁便发布了《物价稳定办法》。

由于主要物资物价欲动未动,中枢便要求按照《3年纲要》规定,在各地成立贸易公司,对接国有企业和合作企业,按照工商部贸易厅规定的牌价抛售存货,不得惜售,不得抬价。

同时严厉打击7种投机行为,并加强金银管控,确保市场上不存在大规模的金银流通。

在左念微的“物价必须稳定”的指示下,各级部门和企业都按照《3年纲要》开始调整工作,并迅速稳定了物价,结束了这1轮的物价恐慌,1同被消灭的还有刚刚露出苗头的银行危机。

但这1轮改革中,政府机构支出是要“削萝卜”的,因而1些由政府管理的边缘企业要么被合并进行业的核心企业,要么被停业或抛售。

再加上由于对外国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彻查而导致对方的裁员报复,在1段时间内,东南数省都出现了较多的失业人群,也导致了购买力下降和囤货恐慌。

面对这个问题,除了积极开展赈济,在《3年纲要》中规划的企业保险也要得到落实,这既是工人福利,也是国家税收的开源。

不过,稳定物价等措施只是暂时的,要解决问题就要重新振作贸易和消费,中国与各国1般,在美国所引起了关税浪潮中高高筑起了关税壁垒,但中国的产品需要市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农村的购买力还没有提上了,传统的观念也不容易打破,水电下乡也好、道路下乡也罢,这都需要占用政府的大量的财政,也更偏向于消耗重工业产品,农民购买的日用品数量有限,且渠道较少。

对于纺织等轻工业行业,继续提高国内的消费主要还是依靠城市地区,3亿多人的市场潜力是空前的,但上1轮的物价波动对城镇居民的购买积极性打击严重,想要恢复仍需要做很多工作。

因而,稳定对外的贸易渠道尤为关键,中枢最为看重的主要有两个,其1是周围的1众盟国,包括兰芳、中亚4国、沙特酋长国、巴林等国,其2是德国。

兰芳和中亚4国都与中国有关税条约,因而在这1轮关税战中,他们并没有被挡在墙外。

1930年2月,这些国家就已经将国库的黄金储备运抵中国,随后以华元为基准锚定货币,构建了1个“华元集团”。

在下半年,如智利、日本、暹罗等几个与中国贸易密切的国家也加入了这个贸易集团,只不过相比于前者,他们的参与力度有限,也没有选择真正锚定货币。

同时,中国也在促进与德国的关系和贸易往来,德国通过远超各国的国家调控能力协调了国内的主要生产消费和与各苏维埃盟国之间的贸易,并加深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的影响,国家欣欣向荣。

而获得德国市场,显然能够有效解决经济危机以来纺织、茶叶等工业门类的危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