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战前的1段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国会开始要求放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引起了国内广泛的关注。
但开战之后,这个问题就得到了1定的缓解,有了这么强烈的盈利刺激从外部而来,所带来的诱惑和触动,为政府免去了许多的麻烦。
而在1915年下半年开始,各地的产业建设蓬勃兴起,发展速度之快,不亚于中俄战争前的热闹。
而政府的工作重心也就从促进工商向着引导资本的方向发展,中枢很清楚,这种发展的风潮并不会长久,若不加以良好的把控,1旦眼下的商机过后,便很可能会出现部分产能和商品的过剩,造成经济上的动荡。
这种情况在中俄战争后便曾有所显现,钢铁等生产受限于城市化而出现产能过剩,只不过由于当时中国众多新收复的地方急需大量物资投入,商品消化起来比较快,才未造成明显的后果。
作为1个拥有千万平方公里国土和数以亿计人口的大国,中国在经济上的容错能力的确足够强大,但过去的经验依旧不容忽视,未雨绸缪不可或缺。
不过,在眼下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前,经济扩张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遏制的,决不能因噎废食。
在国家的参与下,1915年初,财政部提前颁布了最新的5年计划,开始进行全方位的工业建设,但同时,国会因为通过了《反垄断法案》,为国家资本和官僚资本介入、拆分大型企业提供了依靠。
而在经济方面,至1915年底,中国不仅还清了总价值5.5亿英镑的贷款,同时还向协约国和同盟国开始提供贷款。
虽然中枢并不认为同盟国能赢,但中枢依然看好德国,准备放长线钓大鱼。
不过,这其中的投入成本需要好好把握。
另外,除了和英法等国的贸易,对俄贸易的量也大幅上升。
而这件事还要托德国人的福,由于年初的海战,德国对于北欧航线的威胁大增,尤其是德国的潜艇部队,对英国的北欧航线进行了毁灭性打击,在1915年中,英国在北欧航线损失了超过3十5万吨的商船,这1数字正在快速增加。
如果单看吨位,这对于商船总吨位2000万吨,占据民用造船业6成规模的英国来说自然不算什么。
但问题是,北欧航线没有那么多的运输配额,如果德国人按照这种发展速度对英国船队进行袭击,那么英军最迟在1916年4月就将失去对俄罗斯的支援。
因此,为了更加稳妥的支援俄国,英国再次找上了中国,希望中国能够进1步放开与俄国的贸易。
在这1点,中国自然是同意的,不过自然不能太过于迅速的答应,要再从俄国身上刮1刀才是。
首先,中国同意了举行4方会谈,这1次俄国没有被排除在外,中国的这个表态让俄国政府松了口气,看来这场谈判是有机会的。
俄国大使随即拜访了英法两国大使和中国外交部长,希望此次中俄贸易开放能够更加广泛,不要局限在军火方面。
由于前线战争愈发残酷,俄军损失1直居高不下,大量征兵使得农田出现了1定程度的荒废,境内的叛乱也此起彼伏,工人和农民经常因为沉重的赋税和极差的生活状况发生起义。
对于英法希望的军火贸易,中枢进行了专门的计算,对贸易规模进行了准确的计算,保证俄国不会在前线为德军带来太大的麻烦。
而对于出售1般商品,中国则表示了欢迎,但中国变更了要求,在最新的贸易条约中,中国只接受英镑和贵金属,在军事贸易中,后者的占比不得低于40%,日常贸易中,后者占比不得低于20%,同时对于金银比例也做出来限制。
尽管中国的要求颇为严格,但俄国并没有选择的权利,俄国本身就是靠协约国的贷款活着的,只要英法同意,在这种问题上俄国的活动空间并不大。
除了贸易,英法还希望中国工程队帮助俄国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复线,并进行现有线路的维护和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