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国将近三十年,六部尚书常常有缺,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改变。
老朱想了想之后才说道,“这事你好好思量一番,只是你选的人咱要是看不上,咱是不会准。”
“让任亨泰为使臣去安南的事情,还是要在朝堂上商议一番。”朱允熥就说道,“到时候肯定还是要派些人过去,免得我大明尚书被谋害、截杀。”
老朱顿时觉得不对劲,说道,“你可给咱悠着点!让任亨泰过去是宣示皇威,咱大明尚书给撮尔小国杀了,那就是笑话了!”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这还没准备好,我也不想我大明使臣跟汉使一样。起码现在不合适,真要是杀了任亨泰,到时候我们不出兵都不行!”
老朱那叫一个哭笑不得,不过还是说道,“你心里有数就好,现在不好对安南动兵。”
不好对安南东边,但是不代表就缺少一些操作的空间,有些事情还是要提前准备一下才好。
“不过任亨泰走之前,肯定是要把二叔这个事情给做好。”朱允熥就说道,“二叔的所作所为肯定是要给天下一个说法,现在百官都在揣测了。”
老朱虽然心里不太高兴,但是还是说道,“是这么回事,就是不准再提他此前的过失,要不然咱不废他都不行了。”
朱允熥也跟着说道,“我们就论这一次的事情,只是宫人给他下毒,其他的不多提。”
得到了朱允熥这样的一个保证,老朱自然也就可以放宽心了。虽然他的这个孙子喜欢自作主张,可是在这样的一些事情上不会诓人。
这件事情就算是基本敲定了,更多的还是老朱和朱允熥的态度。尤其是老朱,他现在才是当家做主的人,主意还是需要他来定,朱允熥这个太孙最多也就是给些参考意见了。
新的一天开始了,奏事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刚刚为母亲守完孝的左佥都御史练子宁上折奏报,言说前些天西安秦王府内有三名老妇人因畏惧秦王威势妄图下毒毒害秦王,所幸被人及时拦下。
这一下朝野一片哗然,都知道秦王回京了,也都听说了皇帝召所有在外藩王回京,可是一个个的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是知道了,原来秦王闹出来了这么大的事情。练子宁所奏的事情肯定是有所保留,那三名老妇人肯定不只是畏惧秦王威势才铤而走险想要下毒,肯定是被逼的走投无路才出此下策。
老朱狠狠的瞪了一眼朱允熥,昨天才说的事情,今天就安排好了。
朱允熥老神在在,练子宁是洪武十八年的榜眼,也就是那个历史上揪住李景隆带到朝中数其罪状、请求诛杀,最终被朱棣割了舌头依然写下‘成王安在’的建文忠臣。
群臣们也是在议论纷纷,不过老朱也只是有些敷衍的应付过去。
大家对此也不觉得奇怪,因为朱皇帝一向如此,对他的那些子嗣都是无比的护短。
朱允熥随即也开口,说道,“安南使臣奏报其国内有权臣废立君主、妄图不臣,安南本为我大明藩属之国。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实在难以容忍,朝廷需遣使臣宣示皇威,可有人愿意出使?”
虽然那里是安南,是比岭南更为偏远的荒僻之处。但是还是有不少大臣积极自荐,做的好就是功劳,可以流芳百世。勋贵那边不少人也动了心思,朝廷要是出兵的话就是军功在望!
安南,那可是历史上南越国、交趾郡的一部分。
赵佗在此建立南越国,东汉时交州太守士燮割据自守,后归降孙权。同样还是在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四个地方立铜柱,‘铜柱折,交趾灭’。
朱允熥就看着任亨泰,说道,“此前有本朝状元、礼部员外郎出使安南,如今局势当以礼部尚书出使为好。”
任亨泰没有半点推脱,干净利落的说道,“臣愿为使臣!”
大明朝的一些读书人也不见得全都是只会夸夸其谈、之乎者也,不少人心中还是有着一些抱负的。
不少人也酸溜溜的,任亨泰这人早早的投效在太孙门下,现在就看到了好处。这么好的差事太孙完全就是中意任亨泰,完全就是让他立功、扬名啊。
苦,只要出了成绩,现在受的苦算什么啊。出使一趟的话名望有了、官声也有了,说不定还能名留青史,这是多少人一辈子的追求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