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四章 在祀与戎(第1 / 2页)

朱允熥的生日刚过,老朱就在朝堂上宣布皇太孙当率百官回乡祭祖。

虽然不会真的是让一些重臣过去,不过随行的文武官员、勋贵外戚,那也肯定少不了。

也没有人会说现在是冬天不合适等等,尤其是眼看着就冬至了,这也意味着皇太孙回乡祭祖,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因为就算是皇太孙不过去,也会是其他宗室过去。

开国这么些年,老朱基本上是不会让大臣代祭。这也就是儿孙多的好处了,他不能亲自去,或者是太子不能亲自去,还有一大堆没有就藩的亲王在呢,轮不到外人去祭祀。

开国公常升第一时间得到了旨意,即刻率军出发掌中都留守司。

江阴侯吴高即刻率兵马巡视、值守沿途驿站,令怀远侯曹兴节制兵马,以备驰援。

凉国公蓝玉、魏国公徐辉祖与曹国公李景隆三人为副使,实际上就是让他们保驾护航。

朱允熥对此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百官在这个时候更不会有任何的意见。

得到允许随行的甚至会在心里庆幸,而没有得到准许随行的多少会觉得有些惋惜,因为这也是可以和皇储亲近的机会。

皇储可以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出身,哪怕是能力出众也未必能够进入皇储的视野当中。

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了,只可惜依然是非常多的人难以得到这些机会。

朱允熥也开始收拾准备了,毕竟姑姑们、姐姐们也都跟着,所以也不会想着骑着马直接带人一路疾驰,好在离的也不远,很快就可以到达。

李景隆侃侃而谈,说道,“行,谓行陈也。《老子》有言,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虽在天子脚下,只是殿下身负社稷之重。所以臣令塘骑先行三十里,来回往探。”李景隆继续说道,“前锋军皆骑兵,中军以五军营、锦衣卫宿守。”

旁边的蓝玉忍了半天没忍住,“曹国公,你这用兵呆板了!”

李景隆心里不服气,可是自小雍容华贵的他还是谦虚问道,“还请凉国公赐教。”

“后军虽有镇守驰援,只是也不得大意。”蓝玉直接说道,“虽说陛下令人随时驰援,只是出征之时,你岂能只是想着别人驰援?领兵在外,你就算伱带的兵马,要是总算着还有多少驰援,布阵、用兵都要受制。”

李景隆有些不太服气的抬杠说道,“凉国公,京师不远。”

“我知道这个理!”蓝玉就继续说道,“你这一趟安排行军,后军压阵的多有松懈,只是指望朝廷驰援。要是我,宁愿在后军留一支强军。一来随时驰援机动,二来大军一乱必然回冲垮自身阵脚,三来则是防备敌人绕道偷袭。”

蓝玉继续说道,“你就是太头重脚轻,只想着后头还有一支兵马驰援,战场厮杀时刻也就是眨眼功夫,还能给你几个时辰、一天再来驰援?”

李景隆有心反驳,可是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说。

他自认为没错,吴高等人还在后方驰援,那也要算进去。可是凉国公偏偏不将那些人算在队列当中,只以手里的这些人马为全部兵力。

这要是犟起来,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朱允熥笑了笑,他有意让李景隆安排这一次回凤阳的沿途行军等,想要考一考。

虽然他不懂这些,但是蓝玉在旁边呢。

“表兄,你执掌左军都督府,下回去辽东一趟。一来护送皇叔就藩,二来整肃兵马,三来则是率军围猎蒙元余孽。”

辽东都司属左军都督府辖制,李景隆去辽东自然也就合适了。

自从纳哈出降明之后,辽东基本上是收复了。可是也不能大意,还有一些部族不太服气,偶尔也有复叛。

或者是女真等部族,也是在辽东等地偶有活跃的迹象。现在的女真大致也分为三部,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

努尔哈赤就属于建州女真,最初也是承袭父职建州左卫指挥使。

不过现在谈起这些有点早,建州女真还没有收归大明管辖,还没有设立羁縻卫所呢。

所以就算是朱允熥想要防患于未然,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努尔哈赤的祖宗在哪里都不知道呢。

以后有的是机会慢慢收拾女真,收拾那些降而复叛的离心离德之辈。

虽然现在也是进入到了冬天,不过朱允熥等人倒也不会觉得冷,一个个的穿的都是比较厚实。

只是看着旷野一片荒芜的景象,心里头多少也是有一些担心。

这是自然现象,到了冬天自然是万物萧条,这本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是朱允熥知道正常情况下,江南等地的比较好的土地,小麦产量才只有不到三百斤。平均一下,全国也就是亩产两百斤左右。

水稻的话,亩产不到四百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