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h,我有兴趣。”
冼耀文指了指讲台的位置,“格雷厄姆先生来了,我们晚点再聊。”
“ok。”
格雷厄姆是经济学家、金融家,而且是实战型的,不像有些经济学家,一张嘴就是世界、国家的大宏观经济,但剖析一下他们的收入来源,并不是来源于经济、投资,而是来源于财政。
格雷厄姆有自己的投资公司,很早就在华尔街覆雨翻云,曾经介入杜邦和通用的兼并战,获利颇丰,不过,相比他实战的战绩,他总结出的投资理论更有看头。
讲座非常精彩,格雷厄姆重点讲了他总结出的“安全边际”理论,用大白话说就是“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这句话的表象会成为不少人的投资圣经,在市场的风浪不那么诡异时,他们会斩获颇丰,但当风浪呈螺旋形,他们会告诉世人,一百楼到一楼只需2.7秒。
当用似懂非懂的理论获得收益时,人们往往会把它抬高到圣经的高度,视它的指引为真理,从不去怀疑它的正确性,当它被认为最正确的时候,铺天盖地的镰刀也就出现了。
听着格雷厄姆低沉磁性的声音,冼耀文的脑子里出现了魔鬼的低吟,提醒他保持怀疑,怀疑正确了几十年的人和事,怀疑一切。
时刻保持怀疑很累,但能保证他不会成为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犹如一些靠曝光生活的人物,捧他们最甚,踩他们最狠的会是同一拨人,热爱时屁是香的,痛恨时香亦是屁,爱憎分明表现在同一事物上,还大言不惭这是成长。
下意识轻抚下巴,冼耀文的思绪进入“如何在成长的节点收割这一类人”的思考,姑且称之为韭菜,韭菜的典型特点是听风便是雨,雷声隆隆听而不闻,耳聪,耳根子又软,反复给他们灌泔水,他们也会总结出这是满汉全席的真知,就是这个味,地道。
惯性思维、狼来了、特立独行,无数的词汇在他的脑中漂浮,渐渐,泔水两个字越变越大,在其下面出现了副标题——如何让韭菜吃泔水吃出优越感?
一心二用时,他听到掌声响起,收回心神他跟着鼓掌,正好赶上格雷厄姆打植入式广告,格雷厄姆把自己的盖可保险公司当成案例进行讲解,颇有吸引人投资的意思。
冼耀文歪头靠向巴菲特,压低声音说道:“沃伦,你知道盖可保险?”
“当然。”巴菲特点点头,“格雷厄姆教授是我的导师,我在格雷厄姆·纽曼实习,这是教授的公司。”
“酷。所以,你在投资对不对?”
“是的,只有很少的资金,也没有获得很大的收益。”
“盈利的?”
“当然。”
冼耀文拍了拍巴菲特的手臂,“听我说,我很乐意成为你的阿尔杰农,把一笔钱委托给你。”
阿尔杰农,哥大的英语教授,格雷厄姆走上投资之路的一个关键人物,1914年,阿尔杰农把1万美元委托给格雷厄姆进行投资,格雷厄姆最初的本钱就是投资的收益分成。
这些是格雷厄姆讲座一开始说过的内容,并不是冼耀文的记忆。
巴菲特惊讶道:“你要委托我投资?为什么?我的意思,呃,我们刚刚认识,根本不了解彼此。”
冼耀文笑道:“为什么你不问问我打算拿出多少钱?沃伦,我打算委托给你2000美元,这笔钱对我来说不算多,比起去调查你是谁,我想你拿出的回报率会更加直接。格雷厄姆先生的学生,值得2000美元,对不对?”
巴菲特会心一笑,“我想是的,这是我第一次接受委托……除了亲人之外,我要点时间考虑一下协议应该怎么写。”
“come on,这不是问题是不是,明天去我的办公室,我给你介绍非常酷的工作,走的时候你可以带走一张支票。”
“ok。”
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曾经开了一家证券经纪公司,不是太成功,大萧条期间更是差点吃不上饭,但霍华德却是深深影响了巴菲特,年纪很小的时候,巴菲特就琢磨着赚钱,而且痴迷数学,特别是复利,他会把兜售口香和可口可乐获得的收入用来从小伙伴手里收购捡到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获得差价。
十来岁就开始投资股票,有亏有赚,也错失过几次赚取大收益的机会,他痴迷股票,这也促使他大学时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用了两年时间终于找到考入哥伦比亚金融系,拜师格雷厄姆的机会。
他痴迷投资,却是一个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小子,就连初出茅庐都不算,这时候有人愿意委托他投资,还是2000美元的巨款,他又岂能不兴奋,他简直兴奋坏了,他把这当成自己投资之路的起点。
相比巴菲特的积极展望,冼耀文却要阴暗得多,他希望巴菲特能把2000美元亏得一毛不剩,他会拍拍对方的臂膀,说一句“没关系”,然后递出一张2万美元的支票。
……
午餐并没有在哥大解决,在去达比思的路上,戚龙雀熟门熟路地买了几个十美分的汉堡,三个人就靠在车上边吃边聊。
杨蕾孟对自己的老板很好奇,早上莫名其妙叫她一起出门,先去听了个讲座,然后在这里吃狗都不吃的汉堡,她已经猜到了带她一起出门的原因,但想不到下面还会干什么。
“老板,我们等下去哪里?”
“达比思。”
“罗瑟·瑞夫斯的那家达比思?”
“哈,你知道他呀。”冼耀文轻笑。
“他很有名,学校里的教授说过他的广告。”
冼耀文咬一口汉堡,点了点头,“没错,我们要去的就是他当董事长的达比思,也许你可以和名人见一面握个手。”
“我们要做广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