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众叛亲离的蒋介石
北伐军收复长江以南地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也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
对于北洋时代的老百姓来说,北伐军的胜利让他们看到了和平安定的希望。
但想要彻底平定天下,北伐军还需要消灭盘踞东北的大军阀张作霖。
而且不出所料的话,这一天应该很快就会来临。
毕竟北伐军已经平定了长江以南地区,接下来的行动计划肯定是北上对抗张作霖。
可蒋介石这个无耻之徒趁火打劫,趁着他北伐大战奉军期间,切断武汉的经济联系,致使武汉国民政府一片哀嚎。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你蒋介石要是打仗不行,就让贤吧。”
“张宗昌、孙传芳集结两个军又四个师的兵力,趁势穷追猛打,再次击穿防线。”
“蒋介石黯然下野,李宗仁、白崇禧摇身一变,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话事人。”
“蒋介石刚吃了败仗,没底气,便让桂系去对付唐生智。”
但即便如此,他相信自己还会回来的。
那个时候,蒋介石虽然组建了南京国民政府,但大家普遍认为蒋介石走不到最后,胜利的果实大概率被南京国民政府其他的将领吞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是他们老百姓此刻最大的感受,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因为他们看得很清楚,以蒋介石在战场上的表现,明显不足以震慑其他将领。
“但正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几十万大军每天的军饷开支就不是小数目,你桂系能搞来钱吗?”
“在这种情况下,南京政府的十几位军长纷纷向武汉方面投怀送抱。”
“由唐生智出面组建北伐军,并派人联络冯玉祥和阎锡山,夹击河南的奉军。”
“什么意思?如果这样我就走开,让你们来坐这个位置好了。”
但在南京国民政府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摒弃前嫌的蒋介石为了大义及时出手,这一点让大家刮目相看。
“蒋介石这会有桂系支持,又有江浙财团提供银弹支持,并且列强也支持他,真要打起来未必打得过。”
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的压力有多大,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更不会有人理解他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就这样,刚刚进入河南的奉军就被北伐军又赶到了黄河北岸。”
“武汉政府立即陷入赤字状态,工商业也是一片哀嚎,十万人失业。”
所以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发展壮大,有必要让能力更强的人上台带领大家走下去。
“蒋介石作为总司令,他要想控制军队,自然要照顾军官利益。”
以当前的形势来看,北伐军实力强大,消灭张作霖也是时间问题。
“孙传芳于江北岸建立五个渡江点,在三天时间里将七万大军投到南岸。”
汪精卫:这些军阀都是见利忘义的小人,没一个可信的。
“孙传芳见蒋介石孤军深入,后路空虚,逮住机会派兵迂回攻击,竟然反包围了北伐军。”
“于是,南京武汉两个国民政府继续维持了对峙局面。”
他们普通老百姓也没有能力干预北伐军内部斗争,只是希望北伐军内斗不要波及到他们。
“仗打成这个鬼样子,无可救药,蒋介石只能下达总退却令。”
原本答应好的阎锡山坐山观虎斗也就算了,他对此也早有预料。
不过好在国民党内部有明事理之人,知道要搁置矛盾,先北伐消灭奉系军阀再说。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在万念俱灰之下通电下野,拂袖而去。”
“为团结本党,顾全大局,总司令此时离开一下也好。”
很多人对蒋介石的表现眼前一亮,这才开始郑重的看待蒋介石这个人。
“结果王天培就成了背锅侠,惨遭处决。”
大家之前从主播口中听到的蒋介石表现很差,动不动就打败仗。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击溃孙传芳,取得歼敌四万、俘虏两万的龙潭大捷。”
这小部分人对于北伐军统一全国的实力倒没有怀疑,只是有些担忧北伐军统一后会陷入内斗,到时候必然还将给广大老百姓带来遭难。
不过既然大家都不同意他继续占着位置,他也只能无可奈何的选择下台。
“为了激励士气,孙传芳亲临第一线。”
如此一来,为了争夺国民革命军的主导权,北伐军内部这些高级将领陷入内斗是显而易见的。
“经此一役,纵横北洋十六年的直系军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可既然蒋介石没有那个能力,那就不要怪他反水了。
一旦他打败了奉军,凭借这功绩定然可以极大的提升自己的威望,借此可以压蒋介石一头。
“然而大家又不瞎,从北伐开始,蒋介石都没有打过几场胜仗。”
“正当蒋介石准备发动进攻时,突然得知后路被抄,前有坚城后有拦截之兵。”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只能跑了,不然就得被包饺子。”
“然而何应钦在关键时刻装傻充愣,一言不发。”
“作为一个枭雄,蒋介石还是分得清轻重的。”
“毕竟北洋系统治江苏多年,熟门熟路。”
可无奈的是,他想得很美好,现实却是如此残酷。
“而北伐军中有很多军官是富农或地主出身,人家在前线打仗,工农却在后方把土地给分了,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听到南京国民政府几个字,北洋时代的民众无不精神一阵,眼神中饱含希翼的光芒。
他在北伐前思考得很清楚,三方夹击之下,奉军根本就没有活命的可能。
“号称党军的第一军,在蒋介石的指挥下根本就是银样辣枪头。”
“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穿一条裤子了,在这种情况下,汪精卫丧失斗志信念,叛变革命,也在武汉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此破裂。”
“得知情况后,白崇禧立即联络蒋介石。”
“现在是创业阶段,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
“首鼠两端的阎锡山也亮明立场,将武汉方面派到山西的联络代表礼送出境。”
“白崇禧前往上海,找金主江浙财团谈合作。”
“万幸的是,从上海无功而返的白崇禧这时候回来了。”
毕竟以当前的形势来看,支持蒋介石的势力很多,而且银粮弹药也充足,最后打败汪精卫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这一方面来说,汪精卫的目光太过短浅,差点就将取得的优势付之一炬。
“北伐开始后,阎锡山并未响应,选择坐山观虎斗。”
不过以最后的结果来看,无疑是南京国民政府打败了武汉国民政府,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的态度至关重要,用蒋介石后来的话说。”
“8月24日,趁桂系几个负责人都不在。”
他们的目光都太短浅,只看到他打了败仗,全然看不到只有他才能稳住南京国民政府。
如此一来,肯定可以极大的增加他打败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可能,从而成为革命军唯一的话事人。
可无论他怎么劝说,蒋介石非是不听,一定要速战速决。
“就这样,北伐军溃逃六百余里,直接从徐州退过了长江。”
好不容易军阀混乱快要结束了,他们老百姓受苦受难的日子就要过去了。
原本一片大好形势,就让蒋介石糟蹋成这个样子,北伐军损失惨重。
白崇禧:都说了稳扎稳打,非要一意孤行,这下子知道厉害了吧!
蒋介石本就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一个搞不好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武汉国民政府清党后,汪精卫在冯玉祥的撮合下答应迁都南京,但也提出一个条件。”
他自然明白大敌当前,不应该内讧,公然对抗蒋介石的权威。
“表示既然南京武汉一时间谈不拢,不如各自北伐,等拿下北京后再解决党内纠纷。”
不过在很多老百姓感到乐观的同时,也有不少心思敏捷之人却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如果让孙传芳反攻得手,南京政府垮台,中国的未来还真不好说,有可能又会回到军阀割据混战的时代。”
想想他辛辛苦苦北伐消灭敌人,可不停有人给他使绊子,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在上海期间,汪精卫反对蒋介石的主张,桂系这时候支持蒋介石。”
“反击期间,白崇禧建议稳扎稳打。”
“败得这么惨,必须要找人承担责任,蒋介石自然不可能担责。”
“见识了蒋介石的金融炸弹威力后,冯玉祥立即倒戈,以每月两百万银元的代价抛弃了武汉政府,奉南京政府为正统。”
“面对蒋介石留下的拦摊子,李宗仁、白崇禧只好分开行动。”
“可会议结束后,众人却面面相觑,决议是通过了,但要怎么执行呢?”
“唐生智手上有了筹码,随即又开始叫嚣要东征讨蒋介石。”
为了对付张作霖的奉军,他特意联系冯玉祥和阎锡山,力求三面夹击消灭奉军。
“表示你闯的祸,为什么让我们来收拾?”
“但问题是,孙传芳会让蒋总司令安然撤退吗?自然是不会。”
“而到了1927年3月,随着孙传芳倒台,大革命运动发展到江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