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玉皇登天位,戎狄扣镐京
“人间,发生了何事,以至于此?”玉皇错愕的道。
这一段时间以来,他的目光,一直都在天庭之上,想要在天庭当中那诸多的仙神之间,理出一个线条来,自然也就忽略了人间的事。
毕竟,在他的观念当中,人间依托于天庭而存在,当天庭当中,有六御登位这种大事发生的时候,人间纵然有什么风波,那风波,也都会先压下来,等着他这位玉皇上任过后,再做抉择,不然的话,就难免有不给他这位六御之首颜面之嫌。
但谁想到,这人间的风波,才一忽略,就已经是化作了如此的狂澜。
那冲天的血光,竟是直接倒卷到了天庭,让他这位玉皇的宝座,都有了要被染红的架势?
“千里眼,顺风耳,且去看看,人间之变化。”玉皇衣袖当中的手指一紧,虽然神念一扫,他就已经知晓了人间此时的变化,但作为玉皇大帝君,总得有自己的架子,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亲自去做,该走的‘流程’,总得走一遭,不然的话,他这位玉皇,就更加的令人轻视了。
他很清楚一件事,同为天帝,但他和开辟天庭的大天尊,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如今的天地而言,自己并无什么功业,也没有什么名声,故此也难以服众——而想要压服众神,他最大的依仗,便是这天庭当中的法度和规矩。
所以,他作为天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主动去绕过,甚至于破坏天庭的流程与规矩。
很快,千里眼和顺风耳便回到了此间上报。
“回禀帝君,此乃人间有戎狄大军踏进中原,扣阙进犯人王,故而血光大起,感于天庭。”
千里眼和顺风耳规规矩矩的回道。
闻言,天庭众神,也都有了些骚动,相互传音窃窃私语起来。
虽然千里眼和顺风耳的言语之间,刻意摘去了一个名字,但天庭当中,谁不知晓,那戎狄的背后,就是崇义镇天神君,四渎大龙神敖丙呢?
而敖丙和当前这位玉皇之间的关系,虽然在绝大部分仙神的认知当中,这两位在过往的时候,并无什么仇怨,可只是六御这件事,就已经足以让四渎大龙神对这位玉皇大帝君不满了。
毕竟,六御一出,那位四渎大龙神接掌天庭的可能,也就化为乌有了。
所以现在的情况,很显然,便是还在人间的四渎大龙神,借由那西昆仑的恩怨而生事,以此宣泄对这位玉皇大帝君的不满了。
不然的话,人间戎狄进攻镐京的时间,为什么不是之前,也不是之后,而是刚刚好好的,是现在,是这位玉皇大帝君的登位大典呢?
这摆明了,就是要给这位玉皇大帝君的继位,上一上强度。
思索着当前的情况,绝大多数的神祇们,也都是禁不住的在内心当中哀嚎起来。
他们最怕的,其实就是这种情况。
玉皇和四渎大龙神,相互别苗头,两者之间的暗斗,若真的是扩散开来,他们这些寻常神祇被迫站队,那不知道有多么难受。
毕竟别苗头这两个,一个宰执天庭,一個维系天规,无论是谁想要找他们的麻烦,都有许许多多的法子。
“我道是什么原因,原来是人间兵灾上感于天。”玉皇平静的道,“值此佳期,人间漫卷兵灾,却是不该。”
“不知,有哪位神君,能持天庭之令落于人间,面见人王和戎狄之首,令其暂息兵戈,顺便,再往四渎龙庭走一遭,请四渎大龙神上天,详说四渎之况?”
对于天地之间的局势,以及天地的历史,以及自己上位过后,如何调衡天地,玉皇自然也是有所考量。
而在诸多能得众神之心的方向当中,他所选择棋盘,便是人族。
虽然这天地的架构注定了人族不可能被打落尘埃,但让天庭和人族,在彼此之间,分出主次,让人族能真正的被天庭所驾驭,化作天庭的完美兵源,却是可以谋划一二了。
而这件事,一旦能谋划成功,那么天地之内的众神,能被他收服,天地之外的那些天兵,也同样会对他俯首。
如此一来,他这位玉皇大帝君的位置,自然便是稳如泰山。
当然,在这过程之间,那天地之垢,也需要细细的谋划一番。
而要如何介入局势,如何驾驭人族,他也已经准备好了切入点——那就是西昆仑的局势。
因为人王的成就,不曾经过天庭和众神的考核,故此人王不知仙神之贵,故此,人王敢于随意的冒犯众神。
以此为借口,他很容易的,便能联合众神,合众神之力逼迫人族退步,令人族在遴选人王之时,必须让众神插手,以考核人王是否有为王的气量——毕竟,连他这位玉皇登位,都需要众神的承认,那作为天地之一极的人王,又怎么能有所例外呢?
而这件事一旦做成,获得了满足感的众神,自然而然的,便会向他靠拢,同时,他们所选择出来的人王,在人族施政的时候,其政略,自然也会偏向天庭,会配合天庭的整体大战略,这样一来,人族的决策方针,也不至于随着人王的变化而颠来倒去,朝三暮四。
“帝君有所不知。”众神的沉吟之间,太白金星也是看出了众神的为难之处,然后出面替众神解围。
“戎狄和人王之争,其实另有内情。”
随即,太白金星便说起了人王驱逐戎狄以及人王编排西昆仑,和四渎大龙神生怨的旧事。
“帝君,此乃私仇也。”
“天庭着实不好下场。”太白金星说道。
天地之间,几乎所有的私仇,若是要追究,都会涉及到双方情与理的衡量。
而这种衡量,是无法衡量出对错的。
所以,对于这种私仇,无论是天规还是天庭,都不会对此做出任何的裁断,而是任由双方了结恩怨——等到双方了断了恩仇过后,天庭的神祇,这才会出面,衡量双方的所做所为,以及这所作所为,对天地所造成的影响,然后根据这影响,对双方做出相应的惩处。
比如说,有凡人怨恨一城之主,愤怒之下,要破开河堤淹没一城,那么在这过程之间,自然便会触及到其他的变化——比如说,那河堤所在的水神是否有避免水灾之责,比如说,当处的神祇,是否有阻止这人的职责等等……而这些东西,都要等到恩仇有所了断过后,再来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