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辉啊,要不然还能是谁?”
面对宁皓的询问,江哲毫不犹豫的给出了一个答案。
话说《无双》可以说是一部标准的双雄模式电影。
简单来说,这就是讲述了一个三代假钞世家的传人是如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故事。
故事中的假钞大佬“画家”一开始警方认为是青年穷画家李问,所以将他抓了。
随着剧情的发展“画家”则又变成了中年吴复生。
越是往后,“画家”的身份就越多。
其实如果单单看台词的话,李问和吴复生简直就像是亲兄弟一般。
因为李问不仅在枪战关键时刻宁愿自己受伤也要救下他,更是一心鼓励他追回女友。
这种谜一般的优待已经不是雇佣关系可以解释的了。
实际上江哲把剧本写(抄)出来之后,第一遍完全没看懂。
在反复研究了好几遍之后,他才意识到两人都只是“画家”的某一部分而已。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是年轻时的“画家”,一個是如今的“画家”!
年轻时的李问画画一事无成,连电费都交不起;
后来当他堕落了之后,却开始变得有钱有势。
年轻时的李问胆小懦弱,不敢杀人;
后来的他却对杀人轻描淡写。
曾经心地善良有同情心,如今却冷酷薄情、嗜杀残忍。
可以说吴复生所有的言行举止,其实都是和李问反着来的。
所以前半部分吴复生对李问的悉心教导就能理解了。
他不是在呵护情人,更不是在教徒弟。
他只是在教过去的自己如何更好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更好的生存!
于是当“天使”和“魔鬼”融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真实的“画家”。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画家”他时而癫狂,时而理智。
因为李问和吴复生根本就是同一个人,一个性格复杂的罪犯。
吴复生之所以不断鼓励李问追求阮文,也正是不断的在暗示自己。
“你不单要当主角,还要当阮小姐的男主角!”
这句话,可以说完全就是他自己的心声!
经常杀人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凡有接触,必留痕迹。”
根据“罗卡定律”以及“物质交换定理”可知,无论多么完美的犯罪,总会留下痕迹,而这些痕迹就是线索,即使线索在当时有没有用,但这些线索的存在就会必然导致完美犯罪实现的不可能。
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警方破案中总有些概率遗留了漏洞,亦或者是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无法及时进行侦查等,才让了许多案件成为了一个谜团。
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指纹数据库和DNA数据库建立后,很多都过去几十年的陈年旧案会接二连三告破的原因。
所以如果谁想要完成一次完美犯罪,那么他对抗的完全是概率问题。
即:他能否利用漏洞成功脱罪。
在这点上美国法证科学之父保罗.柯克有句话其实说的很明白:
【物证不会错误,它不会把自己曲解,它不会总是缺席。只有在人为失误,没有找到、研究、理解它时,它才会失去价值!】
故此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影视剧中如果想要做到完美的犯罪,最直接的做法其实就是让自己的犯罪无法在法律上被证明。
因为现在犯罪定罪需要讲求证据法律,一旦你的行为完全避开了法律,那么你的行为也无法被证实了——即实现“完美犯罪”。
毕竟一个缺少关键条件和题设的数学题,是永远不会有答案的!
而“犯罪”如此,“谎言”亦是如此,谎言的痕迹其实也必有源头。
真正高明的谎言,往往说的都是真实的事情。
因为不完整的真相,有时候才会更加容易欺骗他人。
比如在电影一开始李问被抓时,短短十几分钟内他根本没有时间编造一个完美的谎言。
故此在审讯室里的口供,他讲的其实都是已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