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毫无疑问,它们的外形,与真正的朵还略有区别,也不可能是这幅模样。
这些“”与后世的大部分观赏植物开出的朵都有所不同,仅有四片瓣,萼等结构也并不发达,甚至中心的蕊,看起来都有些古怪。
再细细回想,进入这片蕨林起,似乎很少见到动物的身影,仅有少量小型的古网翅目昆虫活动,连按理说捕食它们的魁翅目都不见踪影。
而按理说,朵这种结构,就是为了吸引授粉昆虫而出现的,又或者说,昆虫与开植物,本就是一同演化,共同繁盛的。
但这里,却仅有鲜艳的朵,而没有纷飞期间的授粉昆虫,以及被引来的,捕食授粉昆虫的其他生物,情况,就显得有些古怪了。
一种猜测,立即在林易的脑海中浮现。
而下一秒,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猜测,只见一只不知名的小型古网翅目昆虫缓缓落在其中的一朵“”上,似乎准备在上方停歇一段时间。
在它落在“瓣”上的一瞬间,只见那四片瓣猛然合拢,立即将那只小型古网翅目昆虫的身躯牢牢包裹其中!
瓣晃动起来,那是古网翅目昆虫最后的挣扎。
而挣扎的力度渐渐减弱,最终彻底停止晃动,一段时间后,瓣再次打开,两片属于古网翅目昆虫的残翅膀缓缓掉落,有呢快被地面上包裹的苔藓结构吞没。
食虫植物-一個名词缓缓从林易的脑海中浮现。这些瓣结构,就类似后世捕蝇草的捕虫夹,是专为作为陷阱,捕捉昆虫而设计的。
此时,一切都真相大白。这片蕨林为何如此罕有动物的身影,又为何生的如此茂密,正是因为,组成这片蕨林的,正是后世并没有发现的,最早的食虫植物。
虽然不知原始的蕨类植物中为何会出现类似后世的,高度特化的食虫植物,但眼前发生的一切都说明,它们确实是如假包换的食虫植物。
但很快,另一个问题,再次从林易的意识中浮现。
按理说,食虫植物只能对体型较小的昆虫和小型节肢动物下手,自身在面对体型较大的植食性动物时,仍然会沦为被捕食的对象。
而同样的,晚石炭纪至早二叠纪,已经有了如杯鼻龙之流的大型植食性动物,林易此前也亲眼见到过它们啃食植物。
但这片蕨林中,却不止昆虫的数量很少,而是几乎所有动物,都不见了踪影,仅有大量蕨木茂密的生长,呈现一片看似的生机盎然。
一个恐怖的念头,从林易的意识中再次显现-莫非这些植物,不仅能对小型昆虫下手,并且还能以某种方式,捕食体型较大的生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