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结局(中)(第2 / 2页)

但一路走来,毫无阻隔,空气依旧流通,甬道反倒宽阔了些,不再那般闭塞。

终于,前方英夫人的脚步声停下,“司灵”的声音响起:“这里不是陪葬墓群?”

由于目标明确,他特意了解过,先帝驾崩后,刘太后曾经召文武大臣至会庆殿,参观为其准备的殉葬物品。

计有珠襦(用珍珠串成的上衣)、玉匣(金线或银钱穿成的玉衣)、遂(衣被)、含(珠玉宝贝)、服饰及种种珍贵器物,还有生平服御玩好之具。

这些已经是琳琅满目,还有珍藏供奉的大量“瑞物”,以及那最重要的“天书”,如此数量加起来,再大的随葬墓穴都是放不下的。

可现在印入几人眼中的,是一间小小的墓室,除了出入口外,其他三面石壁前,陈列着一些货架,上面摆放着一些古籍物品。

英夫人停步,淡淡地道:“就是这里了。”

“司灵”目光唰地一下,落在那架子上零零散散的古籍上,惊疑地道:“《司命》在这里?”

说罢不待英夫人回答,已经快步走上前去,也不畏惧什么机关暗器,直接探手拿了一部古籍,翻看时倒是捏着手指,小心翼翼。

片刻后,他的眉头就紧紧皱了起来:“这些都是……前唐的笔录?”

英夫人点了点头:“是。”

“锦夜”和“杜康”也上前翻看起来,沉声道:“这些记录,都与太医署有关?”

英夫人道:“前唐太医署有四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咒禁科人数最少,所研究的手段却最神秘。”

“咒禁科不为医家主流所喜,又为道佛所忌,渐渐凋零,却也学会了明哲保身,将一代代典籍从战火中保存下来,直到被初代‘司命’发掘。”

“从此‘组织’诞生,所传承的典籍,为《司命》残篇,它是咒禁科的三十二位博士、助教、师与工,所著的药典,其内有‘转生法’‘神通法’‘人种法’‘服食法’‘采神法’‘保真法’‘种芝草法’,种种长生之路……”

随着英夫人娓娓道来,就连“锦夜”和“杜康”都仔细聆听起来,李元昊和欧阳春缓缓现身,更是听得聚精会神。

在场除了“司灵”这位继承者外,其他人还真不知道如此详细的过程。

而英夫人介绍完“组织”的诞生后,看向“司灵”:“阁下作为‘司命’的继承者,最相信哪一种长生法?”

“司灵”毫不迟疑:“自是‘转生法’,长生不死药,非世人所想服之白日飞升,而是死而复生,灵魂传度!不死者,魂兮往复,无穷尽矣,自得永生!”

英夫人道:“那为何前唐没有长生者留于后世?”

“司灵”淡然道:“我等怎知,世上没有长生者?长生者超然世外,隐于名山大川深处,不见我等未入道的凡人,难道不能?”

“况且咒禁科大功所成之日,唐祚已终,长生之法,岂能献于弑主恶贼朱温?”

“只可恨内贼泄密,朱温大肆搜捕,太医署亡,咒禁科灭,幸得初代‘司命’之父携秘卷逃出,为避追杀,不得不将秘典一分为二,遗落至今!”

前面的话,英夫人听了,并未反驳,但听到最后一句,却摇了摇头道:“初代‘司命’的父亲,确实是太医署的一员,但不是他携带秘卷逃出,更不是他将秘典一分为二,由此遗落……这是一个谎言。”

“司灵”脸色微变:“如何证明?”

英夫人来到一个架子前,取出小心保存好的书籍,递了过去:“这是狄元靖特意准备的,并州狄氏族谱、历代狄氏族人于前唐任职的官员名录。”

“司灵”大致翻了翻,只觉得莫名其妙:“我知道,并州狄氏确是前唐狄仁杰的后人,又没有说他们是旁支冒认,给我看这些作甚?”

英夫人静静地看着他。

“司灵”耐住心性,仔细往后翻看,脸色终于凝重起来:“最后一任咒禁科博士,狄察躬?”

英夫人开口:“他才是最了解《司命》内情的人!”

狄仁杰之后,并州狄氏最著名的族人叫狄兼谟,唐宪宗时期的司法名臣,被称赞有族曾祖父狄仁杰遗风。

这样的人才可能名留史书,至于咒禁科的狄察躬,只能在家族里留有生平的记录了。

“司灵”仔仔细细看了这位的平生履历,想到半部《司命》在狄元靖手中,觉得确实有可信度,再加上不想在这上面争执,颔首道:“好!我认可,狄家才是传承了咒禁科的正统,《司命》呢?把《司命》给我啊!”

英夫人淡淡地道:“‘给是给不了你,但你可以听着’……这是狄元靖的原话!”

“司灵”勃然变色:“伱什么意思!”

英夫人道:“初代‘司命’骗了你们,他虽然与咒禁科有关,但并不知晓内情,比如朱温的真正死因。”

“朱温乃终唐国祚之人,前唐昭宗被朱温所弑,有十个活着的儿子,其中九个被邀请赴宴,喝醉后全部勒死,抛尸到九曲池中,就剩下一个成了傀儡唐哀帝,后来哀帝还是被朱温毒杀……”

“大唐主脉,由此而绝!”

“凡大唐臣子,无不对此獠恨之入骨!”

众人听着。

朱温是唐末的人物了,对于历史不好的人来说,其实很陌生,比如李元昊和欧阳春,都不知道此人是谁,“锦夜”和“杜康”只是听过名字,知道是唐末时期造反的人,“司灵”是唯一知道生平经历的。

但现在,大家都明白了,这其中的血海深仇。

或许唐朝灭亡,不能将原因全部归于朱温之上,可朱温作为直接终结唐祚的逆贼,确实承担了最大的恨意。

英夫人道:“朱温纵横天下三十余载,残忍嗜杀,手下亡魂无数,多少人恨之入骨也无可奈何,咒禁科留于洛阳的小小官吏,更不能做什么……”

“然朱温那时已年老体弱,患病在身,发出“上天欲夺我余年,几个儿子皆非其敌手,将死无葬身之地”的感慨,哭泣失声,竟至昏死。”

“太宗一辈子不信佛,不信方士,临死了却也开始相信佛教,并且服用了丹药,千古一帝尚且如此,何况他人?”

“咒禁科突然想到,他们或许有一个办法,能够报国家灭亡的深仇!”

听到这里,“司灵”猛然意识到了什么,脸色变化,嘴唇都颤抖起来。

英夫人并不理会他的感受,接着道:“包括狄察躬在内的咒禁科仅存的三位博士,酝酿出了一计。”

“他们故意通过内贼,释放出了关于《司命》的消息。”

“《司命》之说,早有传闻,据说方士徐福为始皇帝炼制仙丹时,就曾参考书中丹方,却因缺少主药,才出海探寻,一去不回,太医署也早就传承了此物,只是并不完整,故而未能进献不死药,为唐皇延寿不死。”

“实际上,《司命》根本是虚无缥缈之言,是三位博士,将凡太医署两百年间,医药所学,天文地理,兵法水利,种种奇思妙想,无论可否实现,皆以长生列名,是为五十二种长生法,再汇总成册,共计一百七十三册,名《司命》上部。”

“此举的关键,不在于朱温,在于其继承人朱友珪!”

“朱友珪与朱温父子不合,早有征兆,朱温病重之际,喜怒无常,朱友珪献妻入宫陪侍其父,忍辱多年,就要等到其父身死,继承大位。”

“然《司命》一出,便传言朱温早已得此秘典,摒弃亲子朱友珪,偏爱养子朱友文,实则不会传位于任何一子,只希望拖延时日,修炼长生之法,以期自己不死!”

“朱友珪终无忍耐,弑父篡位,畏朱温复生,用蚊帐包裹其尸,埋入寝宫下镇之!”

“《司命》之策,至此成矣,然朱友珪也要搜寻完整的《司命》,派士卒大肆搜捕,太医署亡,咒禁科灭!”

“咒禁科无悔!”

“狄察躬身为最后一任咒禁科博士,所留的绝笔,便在此——”

“虽唐祚难以挽回,逆贼朱温终为其子所弑,大仇得报,这是咒禁科身为大唐臣子,所尽的最后心力!”

说到这里,英夫人沟壑深重的脸上,露出敬佩与奇异之色:“原本这场布置,以朱温被杀,咒禁科灭亡,落下帷幕,再无外人知晓。”

“然当年混乱,太医署确还有人逃出,并且不知内情。”

“一位幸存者之子,在朱梁覆灭之际,重回洛阳,历经千辛万苦,终得《司命》残典……”

“如获至宝,以觅长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