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32章 怀疑(二合一,祝大家龙年快乐)(第2 / 2页)

说着李航从兜里掏出了一款精致的打火机,正是佐罗打火机纪念款。

“怎么不熟悉?一个普通的佐罗打火机都得卖好几十块,那纪念款据说是有价无。。。”要是说到这里,陈青山这商场老油条还没明白,那就是傻子了,“这打火机是你的产业?”

“嗯!”李航点了点头,“这打火机是小婿在无聊时设计出来的,如今在美国一个月都能卖几十万个。所以五十万美元真的没什么,岳父大人收下便是。”

“你倒是藏得很深。旁人都以为是你跟小露是你高攀了,门不当户不对。

如今看来,的确是门不当户不对,不过却是我们家高攀了!”

“岳父大人这么说就让小婿有些汗颜。”李航尴尬地回道。

当然,他和陈露的事,在最开始那几个月,的确是李航配不上后者。

毕竟当时的李航虽然小有名气,但出身低,职位低,影响力也低,面对作为武汉地头蛇的陈家,肯定有些比不上。

但随着李航‘驱逐之王’的名头打响,他已经成了事实的国民英雄,而且在空军的地位也不断提升,这个时候其实跟陈露都能算得上门当户对了。

不过李航对这事倒不是多看重。

若是两人真的要长久在一起,门当户对是肯定的。

这倒不是李航的思想封建,而是在后世多年的网络以及现实熏陶中总结出来。

不管是农家小子找个白富美,还是普通姑娘嫁入豪门,看似光鲜,但双方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都不同,肯定会不适应。

就算是普通的农村和城镇出身,双方在生活习惯上都会有着明显的不同。

而李航本意也不是为了找女人,正好碰到倒追他的陈露。

陈露长的不差,又是倒追他,他自然不会一点不动心,在一起也就是水到渠成的。

“如今已经是一家人,这件事倒不用去多提了。”陈青山想想也没多说,毕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那个航空公司又是怎么回事?就算是航空委员会要组建一个航空公司,在国内的投资方也没必要找我们陈家吧?”

“那个太平洋航空是我、小露和舅舅一起开的。”李航尴尬地解释了一下。

“你们三个开的?”陈青山真的有些意外,“岂不是意味着太平洋航空其实就是个新公司?”

“也算不上是新公司,是收购的一家美国小型航空公司。而且航空委员会成立航空公司是小婿向周长官建议的,股东太多了也不合适,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面对岳父,李航倒没有过多隐瞒。

这事也不算是出卖国家利益,又没有从老百姓手中抢食,把岳父拉进来赚钱自然不用愧疚。

说白了,航空公司多了对于那些有需求的客户也是好事。

“难怪。那10%的投资额只有60万法币,如今法币也没以前那么值钱,能拿出的人应该不少,怎么偏偏找上了我。”陈青山顿时才明白其中缘由,“可60万法币我们家也能拿出来,你们也没必要汇回来五十万美元吧?

如今法币不能自由兑换美元,官方汇率是1美元可以兑换9元法币。实际上在黑市,1美元可以兑换到12-15法币,而且还很受欢迎。”

陈青山强调这个,就相当于说那50万美元差不多可能兑换到600万-750万法币,而入股飞机公司只需要60万法币而已。

“若是岳父觉得钱太多,不如投资实业。如今国家正值危亡之际,而西南后方的工业并不多,很多东西都得外购,需要相当多的外汇,着实可惜。

岳父本来也是民族企业家,如今有资金,何不多开设一些实业,尤其是重工业,也算是实业救国,为抗战大局尽一份力。

若是资金不够,小婿还能再想想办法。”李航自然是有些想法的,不然也不会同意陈露寄回来五十万美元的事。

趁着如今国际通道还有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尤其是前者的时候,从国外进口一些设备。

不然等日军攻占越南,重型设备根本运不回来了。

民国时期之所以轻工业发展快、而重工业发展几乎没有起步,有重工业成本大、回本时间长的原因,也有国府不重视重工业的原因。

武汉之前一度作为中国最大的轻工业城市(在淞沪会战后),有着数量众多的轻工业厂子,陈家就有几家工厂。

可见陈家本身就愿意经营实业,只是碍于资本实力的原因,也只能经营轻工业。

可如今李航有资金,起码资金上面不是问题。

要是能说服岳父投资重工业,对于整个抗战肯定是有帮助的。

除了岳父这边,李航另一个寄托希望的其实就是空军本身。

他之所以会提空降兵一事,也是有原因的。

空降兵需要专门的武器,包括冲锋枪、卡宾或者半自动步枪,还有迫击炮、火箭筒这些。

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忽悠老周开设一个自己的兵工厂。

谁说空军不能有自己的兵工厂?

没看见海军都有几家自己的兵工厂吗?

虽说这些兵工厂如今都不见了,但有些设备是保留下来的。

就像成都那边的那个飞机工厂最开始的设备都是海军造飞机用的,只是如今海军彻底没了地位,这些设备自然就便宜了空军。

让空军开设兵工厂其实也是李航曲线救国的一个计划。

没办法,李航在军工署可没关系,也无法左右军工署的决策。

只是让空军自己开兵工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得想办法让空军多赚钱才行。

“进入重工业可不是一个小事。”陈青山听闻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你对哪几个行业看好?”

“水泥、汽车、钢铁、化肥以及采矿,这些的市场前景广,不愁卖不出去。”

“水泥和采矿倒是还行,可汽车、钢铁、化肥可不容易弄。”陈青山不是没想过这些,毕竟他在武汉的时候,就经营着矿山。

如今他也在想办法去寻找合适的矿山。

考虑到交通原因,他主要是在嘉陵江和渠江两岸,这两条河的沿岸若是有适合开采的矿山,开采出来的矿物就能通过航运输送到其它地方。

“岳父若是有想法进入钢铁和化肥行业,小婿可以提供资金和设备支持。”相比于水泥和采矿,李航其实更想对方进入钢铁和化肥行业。

“这两个行业,我这也是有心无力,不懂,没接触过。而且钢铁行业需要煤矿和铁矿两种资源,如今这西南之地,哪有同时具备这两样矿产的地方。”

“渠江两岸就有大量的煤铁资源,綦江也有铁矿资源,原材料其实不缺的。”

“看来你是早有想法。不过这件事不是小事,我得慎重考虑才行。”陈青山并没有因为李航的怂恿就答应,毕竟钢铁行业回本太慢了,加上投资很大,这万一亏本,整个家底都得亏没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