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瞬间,高达十万亿颗大当量重力炸弹在一瞬间爆炸。那来源于夸克裂变的庞大能源,立刻经由m理论所描述的机制,将能量转化为引力,然后释放了出来。
这样的大当量重力炸弹,平常一颗在太空之中爆炸,就足以清空方圆数十公里内的所有物质,直接将其拉到自己身边,然后将其挤压成一颗球体。
再坚韧的金属面对这种层级的重力都没有丝毫用处。
而此刻,这种层级的重力炸弹,在这颗小小的矮行星之中总计存在十万亿颗。
在仅仅0.1秒钟的时间之内,这十万亿颗大当量重力炸弹便遵循着严格的先后顺序,分批引爆,将自己的重力贡献了出来。
伴随着强大重力的忽然间出现,一系列奇妙的现象开始在这颗矮行星之上发生。
从外表来看,就像是这颗矮行星的地下忽然间出现了无数空洞。于是它表面的一切,无论是高大的山峰,还是平缓的平原,幽深的峡谷,又或者堆积在表面的固态氢氧,固态甲烷、干冰、水冰、托林等等,一切的一切,在这一刻都开始了迅速且猛烈的塌陷。
整颗星球,所有的地方,总计高达1134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之上,全部都在向内塌陷。
物质开始了极度的挤压。
在一瞬间之中,因为来源于内部的巨大引力,这颗星球的体积便缩小了一半以上。
它原来还有约36亿立方公里的体积,但此刻仅剩下了16亿立方公里。对应的,它的半径,也从之前的950公里缩小到了此刻的约720公里。
质量不变,体积缩小,意味着物质密度的提升。
在此之前,这颗矮行星的平均密度大约为1.7克每立方厘米,也即1.7吨每立方米,是水密度的1.7倍。
但此刻,它的平均密度迅速攀升到了3.8吨每立方米左右。
要知道,构成这颗矮行星的物质并不是易于压缩的气体,而是坚硬的固体,是各种各样的岩石、水冰等物质。
通常来说,这些物质是不可压缩的。但此刻,它们被极大压缩了。
越难以被压缩的物质,被压缩之后,很显然的其内能便越高。而内能提升,外在的表现形式便是温度的迅速提升。
于是,一瞬间之中,被压缩了一半以上体积的这颗矮行星,其表面温度便从之前的零下200多摄氏度,立刻攀升到了零上500多摄氏度。
而根据黑体辐射原理,温度的提升,便意味着它具备了发光的能力。
这原本只是一颗黑暗冰冷,完全不具备发光能力的矮行星而已。它之所以是亮的,只不过是在反射来自恒星的光芒。
但这一刻,它开始自己发光了。
它释放出了幽暗的红光,就像是被烧红了的钢铁那样。
时间仍旧在飞速流逝。来自于内部的强大重力仍旧作用在它身上。它仍旧在迅速的塌陷着。
此刻的它,已经从之前千沟万壑的外表,变成了一颗十分光滑的球体。
因为惟有球体,才能达成引力的平衡。
是以,质量越低的天体,越是奇形怪状。质量越高的天体,越是接近球体。
最极端的星体,中子星,其甚至光滑到星球表面最高峰的高度都仅有几毫米而已。
当然,此刻的这颗矮行星还达不到那种程度。但此刻,它表面最高峰的高度也仅有几百米而已,仅占星球半径的几千分之一,算得上极为光滑了。
但这座山峰也迅速的塌陷了。它在迅速变得更小,变得更光滑。
此刻,它的半径已经缩小到了仅有350公里,体积仅有1.8亿立方公里,仅有之前体积的20分之一。它的密度,则攀升到了34吨每立方米。
于是,它的表面温度攀升到了3000摄氏度以上,释放出的光芒也从纯粹的幽暗红光,变成了带上了一点黄色。
光的颜色,取决于星球的表面温度。像是太阳,表面温度约5500摄氏度,光芒便是黄色的。温度再高,就会变成白色,再是蓝色。
这仍旧不是终点,它仍旧在迅速的缩小。
此刻,它的半径已经仅有50公里了,体积则为52.36万立方公里,密度则攀升到了每立方米1.17万吨。
这个密度,已经超过了常规情况下任何物质的密度。
要知道,以密度高著称的金元素,一立方米的质量也不过才19.32吨而已。
而此刻,这颗矮行星平均物质密度达到了金元素的600多倍。
太阳质量极为庞大,相应的,太阳核心物质密度也极高。但就算是太阳,核心区域物质密度也不过才一立方米几百吨的样子而已,仍旧远远比不上此刻这颗矮行星。
它释放出的光已经变成了蓝色。这意味着,它的表面温度攀升到了两万摄氏度以上。
它的体积仍旧在急速缩小。到了这时候,用于维持物质正常结构的电磁力,已经完全无法对抗向内的压力了。甚至于,原本无法处于同一能级的两颗电子,都被压缩到了一起。
电子间的简并压力开始发挥作用,代替电磁力开始抵抗物质的压缩。
但在这个时候,就算是电子简并压力也无法抵御如此强大的重力。压缩仍旧在继续,它的半径仍旧在缩小。
此刻,高达十万亿颗大当量重力炸弹贡献出来的引力对于这颗矮行星的压缩终于到了终点。
此刻,它的半径从一开始的950公里,缩小到了此刻的仅有13公里。它的体积,则从一开始的约36亿立方公里,缩小到了此刻仅有约9200立方公里,缩小了足足39万倍。
而它的物质密度便也提升了39万倍,从一开始的1.7克每立方厘米,达到了此刻的66.3万克每立方厘米,也即约0.66吨每立方厘米。
0.66吨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其实很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