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县令命案
丁傲做县令时就发现一个道理,十命九奸。案件的起因只是一桩普通的通奸杀人案,奸夫淫妇合伙杀害了苦主的儿子,只不过受害的牛头人有些特殊,是个世家子弟,而且还是一名县令,九代单传。县令姓高,名毋庸。没了儿子,高毋庸老家的寡母就被族人吃了绝户。
这些都不是重点。这件事发生在章州府下的南山县城。位于北方中部偏南的南山县,是不是很熟悉?杨妃,她的家族就是这个南山县人。
本来这件案子影响恶劣,迅速被呈交刑部定案,将两位人犯押往京城处决。因为叛乱的爆发。各地开始抵抗叛军。
南山县因为过于靠南,且不在叛军的行军路线之上,没有遭遇战火。但是,叛乱的影响还是存在,押送的事务耽搁了。南山县令缺失,一时半会儿也就得不到补充。县里的事务暂时就由县丞代理。
偏偏这位县丞又是奸夫的哥哥,私自放了人犯。事情从这里就发生了转折,奸夫被放之后,死了,而那位县令的妻子也失踪了。
高毋庸的母亲却怀疑害死他儿子的凶手另有其人。老妇在诉状中写道,儿子和媳妇很是恩爱,绝不可能和人通奸。
她听闻儿子的噩耗和死因,难以相信,产业被夺,便变卖身上的仅存的珠宝首饰,从老家跑到南山县去求证,贿赂狱卒,见到了儿媳。儿媳见到婆婆到来,哭泣得快要昏死过去,最后告诉婆婆自己是冤枉的。
一切都是南山杨家在幕后操作,他们仗着杨妃受到皇帝的宠信,自己是皇亲国戚,鱼肉乡里。高毋庸几次向上反映都被驳回。但,次数多了,杨家也烦了,加上阉党和胡党先后倒台,皇帝逐渐掌握大权。
若是因为此事而导致杨妃在皇帝面前失宠,杨家得不偿失。于是,便有了通奸杀人案的发生,杀害县令,栽赃给他们。
老妇得知真相的第二天,便发生了私放人犯的事,而后,两位人犯,一死一失踪。老妇也是个烈妇人,为了给儿子申冤,在盘缠用尽的情况下,竟然徒步上京,准备告御状。
她途经此地听闻钦差是位青天大老爷,敢于为民请命,便上前拦路喊冤。
丁傲看完手里的状纸,又看了看挺直腰背跪在路中央的老妇人,骨瘦如柴,满身泥污,衣衫破烂,真不知道她是怎么在饥荒之年,走到此地的。此种模样和行径首先就让人升起几分同情。
这件事肯定要先奏报皇上,看看他老人家知不知情,是什么态度?一个朝廷命官被人害死,性质等同于造反,而且还关乎皇上的宠妃的家族。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他也不敢断定真相。
最主要的是,若高毋庸真的向上反映过杨家的事,那时还是胡党当权,不可能帮助杨家压下此事,借此抹黑皇上,不是更加有利?老妇人的话也不能全信。
除非,杨家和胡党有勾结。这就牵扯太多了。在上次因妄议而引发的大案里,胡党基本上和叛军挂钩,他自己都算半个胡党,处理不好又是一桩大案。皇帝好不容易放过世家,若再因此发生冲突,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
现在兵荒马乱的,要过去南山县调查审案的难度很大,就先将老妇人安置在自己身边,不能让她进京乱说,不然,可能性命不保。官场上从来不缺曲意逢迎,自觉为权贵抹掉污点的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