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17章 用人 取胜(第2 / 2页)

陈青兕不怕求人办事,而是怕关键的时候,无人可求。

维系关系,固然有那种不牵扯利益的真挚感情,但终究还是以利益为上。

只有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模式,才能让人心甘情愿的效死。

陈青兕现在掌握的政治力量能够给予殷铭政治庇佑,只要他能够踏踏实实的办事,自会有他的好处。

周奎也听明白了,夸赞道:“还是郎主想的周到。不良人的力量不小,若能为郎主所用,那是再好没有了。”

陈青兕微微颔首,说道:“力量再好,终究只是利益关系,并非完全可靠。在宅邸的护卫上,你多费心,多留意,一定要多招募一些可靠的人。”

随着官职的提升,陈家宅邸拥有的役力也跟着增加。

总的来说一品官九十六人,二品官七十二人,三品官四十八人,四品官三十二人,五品官二十四人,六品官十五人,七品官四人,八品官三人,九品官两人……

陈青兕现在是四品官,但他身兼武职,唐朝的武官在护卫上有特殊待遇,拥有额外的亲事、帐内,也就是免费的护卫。

依照唐朝的规矩,这些亲事、帐内是高官家的子弟担任的。

就跟实习一样,勋贵子弟跟着有军功在身的将帅充当护卫学习一下经验,是武官勋贵步入官场的途径之一。但让一群勋贵大少爷给人站岗,真没几个人愿意。

在制度之下,又衍生了新的规矩。

交钱赎身。

不来当亲事、帐内可以,只要支付高额的赎身钱,就可免除此义务。

这也是武官的一大笔财源收入。

勋贵子弟不愿担任护卫,自然需要自己招募配备。

陈青兕也打算趁此机会招募一批亲信。

周奎感受到那股信任,立刻道:“属下一定认真挑选,不让郎主失望。”

**********

洛阳皇宫。

李治、武皇后一起处理政务。

李治将手上的奏章丢弃在案几之上,说道:“太子仁厚,朕甚为疼爱,只是有些妇人之仁!”

他说着将手中的奏章丢在案几上,说道:“朕出去走走,皇后自便。”

武皇后已经习惯李治每过一段时间就去外边溜达一圈,锻炼身体,起身作福恭送。

目送李治离去,武皇后的脸上有些阴晴不定。开始夸李弘她还很高兴的,但随即一句“妇人之仁”,心不由慌了慌,不知太子什么地方惹得李治不高兴了。

李治、武皇后以及朝中大部分官员随驾洛阳。

但长安作为首都,自是有人留守的。

太子李弘是不二之选,东宫的属官也尽数留在长安,形成了一个小朝廷。

每过一段时间,太子都会将他在长安处理的公文运至洛阳。

李治因为有了武皇后,在政事上越来越偷懒,但对于李弘送来的公文却一份不落的自己批阅。

李弘不在洛阳,武皇后也不能将之招到近前询问情况。

看了看外边,武皇后犹豫了会儿,壮着胆子来到御案前,认真看了看,将李治丢下的奏疏拾起来细看。

原来是关于吐蕃之议。

关于如何对付吐蕃,朝廷中一直有不同的意思。

这个时候吐蕃上的特别气候早已经为唐军探知了,只是他们不晓得内中原理,只是归咎于水土不服。

陈青兕在《吐蕃论》中,详细介绍了什么是高原反应。

因故吐蕃在高原上的优势,人尽皆知,面对一个处在开挂地段的国家,有一部分人的态度是睦邻往来。

既然打不了,无法推翻覆灭,何必花费巨额军费在青海湖上与之对立?

故而当初吐蕃副相达延莽布支来长安求和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同意接受吐蕃的求和,只是让李治压了下去。

吐蕃内乱,朝廷里也有过一个建议,说趁此机会,与吐蕃签订盟约,以避免另起战祸。

现在吐蕃再次入侵青海湖,给了那些人一个说话的机会。

他们以此为由,说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以战促和,以保青海湖太平。

李弘的这份奏疏便是向李治阐述此事。

李弘仁德,若是真能免战,他自是认同的。

武皇后快速的看完,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奏疏放在原位,轻手轻脚的退了下去。

武皇后回到位子上,一时间无心批阅手上奏章,想着李弘奏疏写的事情。

不过她想不明白……

本来她就不是专科出身,现在的政务能力还是李治手把手的教,通过一份份奏疏磨炼出来的。

在军事这方面,李治自己都是半调子,何况是武皇后?

武皇后不知应该这么说才是对的,犹豫了片刻,心中突然一动,在军事上自己的丈夫最听陈青兕的话了。

不如?

武皇后突然展颜一笑,笑容里莫名有几分寒意。

在兵部办公的陈青兕莫名打了个喷嚏。

陈青兕忍不住嘀咕:最近老打喷嚏,定是镜镜在学堂里寂寞,想自己这个父亲了。

他自己乐呵了一会儿,重新投入工作。

正当他入神的时候,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报,捷报,捷报!青海湖捷报!”

“苏邢公力克吐蕃,破敌四万,取敌首级三千五百,吐蕃大军落荒而逃,青海湖危局已解……”

这种前线大胜的消息,那是扬我国威之举。

传令兵是一路宣传而来,让身为大唐的子民一并高兴。

陈青兕听到远处的呼唤,高兴的豁然而起。

他这边得到的消息还是对峙。

吐蕃论钦陵的奇袭并没有取得成功,面对席君买的认真驻防,并未取得效果。

退守之后,席君买尝试过几次进攻,吃了点小亏,也不冒进,等待苏定方的援兵。

论钦陵也没有急着进攻,而是养精蓄锐的等着苏定方,作围点打援之举。

然后双方在青海湖对峙,持续了一个月,小规模的战斗,互有胜负。

却不想只是短短几日,战况来了大逆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