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水利
“一旦遇到干旱,便是滴水难取,若是遇到雨水丰润之时,却又洪涝成灾,其根本原因,便是水利不修。若想要旱不为灾,涝不为害,使得农业发达,百姓富足,便惟有兴水利一法。”
“虽然说南方水道确实普遍多于北方,但是北地于这水利之事,未免却也太过疏漏。您看这堤坝水池,竟只有寥寥几处,可见有多不重视,而且近些年来,天下气候变换愈发莫测……如此一来,北地农业,则能发达?农业不发达,怎百姓怎能安定?”
“南方的水利建筑较多,且百余年下来,利用也是颇为得当,因此江南富庶之地,湖广亦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虽然亦有气候土壤之缘故,然而又岂能说,不是因重水而得利?”
听着左光斗的一席话,严晨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虽然出生在北地,但是毕竟家族的祖地在南方,而且他为了治理天下,也是没少关注南方的一些事情,所以对于南北方的农业差异,他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南方地区的农业水平,基本都是高过北方的,这一点从每年它们为大明贡献的赋税多少,可见一斑。
他在仔细思索之后发现,左光斗的话,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虽然不能排除气候之类的因素,但是水利的一些条件,却也有很大可能是两地农业差距的重要因素。
“那你认为,该当以何法,加强北地农业?”严晨昊问道。
闻言,左光斗精神一振,知道自己的说法已经被严晨昊认可,于是他当即说道:
“在下认为,有‘三因十四议’,乃是兴修水利之关键。”
“三因,即为‘因天之时’、‘因地之利’、‘因人之情’。”
“万物皆不可缺水,需得令百姓知道治水之利害,此为‘因天之时’。”
“各地情况,不尽相同,因此水利装置的修建也是需得因地制宜,此为‘因地之利’。”
“百姓以朝廷之言为真言,因此,朝廷应当身为表率,各官应号召、鼓励兴修水利,此为‘因人之情’。”
“另有建立堤坝、筑池蓄水、疏通河道等措施,此之谓‘十四议’,都是具体措施,可为参考。”
“另外,水利工程规模巨大,百姓劳苦,不可使他们一力担之,否则猴年马月怕是都未必可以修起来……朝廷应当出资相助,毕竟若是此事可成,农业大兴,不仅百姓富足,对于朝廷也有莫大的好处。”
左光斗侃侃而谈,而严晨昊也是听得认真。他一席话说完,抬起头,看到对面的老人正盯着他,眼眸闪闪发亮。
“不错,你的方法很不错。”
老人点着头,口中说出赞许的话语,令对面的左光斗一阵热血沸腾。
而严晨昊,此时已经思考完毕。他刚刚一边听着左光斗讲,一边大脑就已经开始飞速运转,分析着利弊与成功的可能。
此策,有很大的成功可能。
有堤坝控制河流,可以有效地阻止泛滥,又有水池蓄水,来保证干旱时田地的供水,都说靠天吃饭,可是大明近些年的气象却是愈发无常。
水利的修建,不就是对这一观念的一次改变吗?不说完全可以扭转,但至少也是有了一定自主的余地,承受风险的能力,也是更高了。
若是能够令北地农业兴盛的话,这更是一件大好事啊!大明的商税低,收入可是基本都靠着这天下的农税的。
北地农业要是有了提升,朝廷的国库也是能够更加充裕,而且百姓们的生活也会愈加富足,还有利于天下的稳定,这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