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皓沉吟片刻,继续说道:“延方先生所提及的这种‘鬼祟诀’,一旦修炼成功,仅需一个鬼影掠过,便能令身体飞速移动至远处。此功法令我想起了曾经与之交手过的‘四大邪魔’和那些倭国武士。”
延方道:“老朽知道‘四大邪魔’,可他们练的功夫并不是‘鬼祟诀’,而是《猫祖神功》第八卷《狸猫拜神》的最后一招‘神出鬼没’,那‘鬼祟诀’只是这一招的变形而已。据说当年猫祖的八徒弟哲枭确实收过一个来自倭国的徒弟,他将《狸猫拜神》学走之后,就进行了一些功法上的改变,在招式上有了很多创新。”
太皓道:“没想到这些倭国武士会与我八师叔还有关系……”
延方缓缓点头道:“倭国武士的武功都是从东方帝国学去的,只不过他们学完之后,对其进行了一些创新而已。”
太皓好奇道:“延方先生为何会知道那么多江湖之事。”
延方笑道:“江湖上的这些事,没有老朽不知道的……”
太皓笑着回应道:“延方先生果然神秘,不知延方先生是否也会武功,出身于何门何派?”
延方轻轻摇头道:“老朽只是知道一些江湖之事罢了,但是老朽并不会武功,更没有进过哪一门哪一派。”
太皓继续问道:“听完延方先生话中之意,我想延方先生是要告诉晚辈,那些倭国武士现在藏身于雁荡山,是吧?”
“依老朽看,正是如此!”延方回答道,“老朽记得雁荡山之麓,有一古洞。洞内别有洞天,石壁如削,洞穴幽深,仿佛是藏有武林秘籍的神秘之地。晨昏交替,洞内光线忽明忽暗,如同江湖风云变幻,那里为习武者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特别是一个练习轻功的好去处!你若是到那里去,就会与老朽有同样的感受,那里山涧溪流潺潺,碧水丹山,尽显江湖之韵。沿溪而上有奇石,那些奇石或剑指苍穹,或横刀立马,宛如一部活生生的武侠史诗。在那里习武,耳濡目染,自然能领悟武学中的意境与精髓。年轻时,我去那里的时候,记得在那山腰处有一古寺,名曰‘雁荡寺’。寺内千年古木参天,钟声悠扬,蕴藏着无尽的智慧与禅意。寺中僧侣潜心修炼,领悟佛法与武学之真谛。他们还会不时与江湖中的侠士交流切磋,使得雁荡山成为了一处佛武共融的圣地。在那里习武,可感受天地之力,聆听自然之语,领悟武学之道。”
听完延方先生的讲述,太皓拱手道:“多谢延方先生指点!之前得知那些倭国武士藏身在铜铃山,这么说来,他们暴露之后,应该转移到了雁荡山,我即刻派手下到那里一探虚实。”
延方点头道:“现在老朽来温川城的任务都已完成了,昨日夜观星象,老朽算到三月之内倭患必除,老朽在千风城等着太皓大人胜利的喜讯传来。时间不早了,老朽要离开了。”
太皓急忙问道:“延方先生要去哪里?何不在温川城多住几日?”
延方摇头道:“不住了……老朽来这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看看这里的战况,并告知太皓大人,皇上对于战事的担忧,太皓大人一定要争取尽快取得胜利啊!”
太皓道:“我刚才还在想多留延方先生在这里住些日子,晚辈还有很多东西要请教。”
延方道:“等到太皓大人战胜倭寇之时,老朽会在千风城为太皓大人当面道贺。”
太皓无论怎么劝说也无法让延方改变离开的决定,最终只能将他送出城。目睹延方远去的身影,太皓心中不由得有些惆怅和感慨。
延方先生的离开让太皓感到有些失落,他知道这位神秘的老前辈对于自己的帮助非常大。延方先生不仅告诉了自己关于“鬼祟诀”和倭国武士的消息,还预测了倭患将在三月内被消灭。这些消息对于太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他决定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倭寇,为皇上和延方先生送上一份胜利的礼物。
太皓送走了延方先生之后,匆忙赶回衙门,命令司兵参军能晋带领一支军队前往铜铃山。尽管他知道倭国武士已经转移,但是太皓仍然要派兵去那里查看情况,并特别提醒他们要小心谨慎。
能晋领命离开之后,太皓独自骑上马匹,前往了雁荡山。为了不引人注意,他稍作伪装后,又戴上一顶斗笠,然后出发了。他此行的目的是确认延方先生所说的倭国武士是否真的藏身在雁荡山上,同时观察他们的数量,并不是为了与他们交战。
由于太皓不知道雁荡山在何处,他便带上了一张地形图。太皓看到地形图上,雁荡山位于温川城和台川城之间,是在温川城到台川城的必经之路上。看到这个位置,太皓明白了倭国武士会藏身于此的真正原因。因为太皓之前的决定是,将关押在温川城大牢里的,那些从台川城抓来的囚犯重新押回台川城进行斩首。所以,倭国武士将藏身之处转移到了这里,应该就是想在雁荡山等着押送的囚犯经过之时,然后在此进行劫狱。太皓顿时感觉自己之前所做的决定太过草率和莽撞了一些,看来倭国武士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幸亏曘祯大人及时纠正了自己的错误。
太皓抵达雁荡山时,夜幕已经降临。但是今晚的月光非常明亮,尽管山路崎岖,但在月光的映射下,太皓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的道路。
他将马留在了山脚下,独自行走了一段山路之后,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连翻过两座山头,他看到在前方的山脚下有一座古老的寺庙静静地矗立着,仿佛是山的一部分,两者相互呼应,在月光下显得无比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