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易凯的话说,就是人类几乎将‘红警’变成了现实。
当初听到易凯这么说的时候,岳渊还楞了一下,于是他又认识了二十世纪末一款名为‘红色警戒’的游戏。
岳渊曾了解过这种“专精技术”,其中的精密零部件简直令人烧脑,光是一个无人采矿车的折叠结构,里边就塞了上千个大小不等功能不一的齿轮。
在看制作机械结构过程的时候,简直就跟看齿轮世界一样。
据郁南风介绍,为了保证有些小齿轮能承受住力传动的强大压力,机械部特地用新型材料的边角料制作,为此特地研究出了一种反粒子切割技术,工本非常高。
也正是这种技术的出现,才让那种熔点高达1.5亿摄氏度的合金得以被二次加工。
目前,这种专精技术也被用在战术铠上,这将使得战术铠的各种动作更加像人,甚至有过之无而无不及。
而在沃尔夫1061 c卫星上的基地被收拢打包的同时,沃尔夫1061 c这颗行星上的基地也在进行同样的动作。
一批批登陆人员驾着新式宇航服,搭乘着运输艇运送最后一次任务获得的生物资源,回到登陆舰然后返回太空。
轨道上的空间站也在所有人员返回之后,开始改变姿态,收紧一条条展开的结构,然后启动引擎,缓缓使离行星轨道。
在驶离空间站的这一刻,空间站便不能称之为空间站,而是要改为生物圈飞船,盖因这些空间站本就是按照希望号飞船型号设计。
不过也跟希望号系列飞船一样,除了人类来到这个恒星系建造的第一艘,其他飞船都按照一级文明的标准建造。也就是说,现在一共7艘生物圈,有6艘是2200米长度级别的。
从外表上看,它们跟居住型飞船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它们也跟居住型飞船一样,一直在缓慢自传着,只不过自传的速度稍微快一些。原因是上面都存放着各种从沃尔夫1061 c行星弄出来的生物,而这颗行星的重力比地球大,为了让生物尽可能适应环境,只能让其转得相对快一些。
而这整整7艘飞船的生物,便是人类四十多年不断搜集的成果了。
上面不单有动植物,还有沃尔夫1061 c行星上的土壤、水等等各类无机物。人类还专门按照行星环境进行了单独设计,灯光照明也按照沃尔夫1061红矮星光谱进行设计。
七艘飞船就相当于打造了7个沃尔夫1061 c生物圈。
其实新政府也知道,四十多年时间而已,远远不能将沃尔夫1061 c行星上的生物资源搜集完毕,不过但凡人类能涉及的地方、能找到的生物,基本上都弄上了飞船。
当然,那种超大型动植物除外。
这颗行星上也有体型巨大的生物,虽没有蓝鲸那么大,但也有许多比白鲨还大的生物,而且基本上都是水生动物。这种生物太占空间,而且生存环境比较苛刻,人类尝试过捕捉圈养,但都养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