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3章 这就是我们理想中的负极材料(第2 / 2页)

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体积变化小、适当的嵌锂能力等优点,非常适合与硅基复合材料进行结合。

宁晨不禁在心中感叹,徐洲在材料领域上的确很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很多地方都值得宁晨去学习。

接下来的时间里,徐洲和宁晨继续研究着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方案。

首先,多孔纳米硅-金属负极材料的实验还需要继续进行,他们要找到最适合与多孔硅进行搭配的金属物质。

其次,在材料外层添加碳层的思路上,他们也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工作。

比如说,是选择添加石墨,碳纳米管,还是中间相碳微球。

添加的碳层要多厚,才能够在保护多孔纳米硅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到电池的容量。

硅和碳的复合物,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合成,等等。

徐洲、宁晨等人一起讨论了几天,才将实验方案确定了下来。

……

时间一天天过去,徐洲、宁晨、隋枫等人一起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经过改良之后的负极材料,在电池寿命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在经历多次充放电循环之后,也不会再出现可逆容量明显下降的情况了。

而在这期间,宁晨也完成了有关秋成同猜想第二阶段的证明工作,并将其整理成论文,再次投递到了《米国数学会杂志》。

证明工作进行到这里,宁晨也知道,距离自己彻底解决秋成同猜想,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到了学期期末,为了早一些拿到本科学位证和毕业证,宁晨连续完成了三十多个科目的期末考试。

这听起来是项不可思议的事情,学校一开始也跟宁晨再三确认,是否真的要在一学期就考这么多的科目。

不过在宁晨的不断坚持下,学校还是同意了宁晨的请求。

其实这对于宁晨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因为很多考试科目的知识自己早就学完了,并不需要宁晨在上面投入太大的精力。

每一科的考试,宁晨也都会在考试开始后半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作答并提前交卷,就像走马观一般轻松。

最终的成绩,也证明了宁晨真的具有这样的成绩。

不仅每一科都顺利的通过,而且绝大部分科目的成绩都达到满分或是接近满分,这让老师们都感到惊叹不已。

这代表着宁晨仅用了几乎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修完了材料和数学的本科双学位。

宁晨剩下需要做的,就是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了。

而因为宁晨在这两个领域,都已经做出了非常优秀的成果,不需要再另外进行毕业设计,毕业答辩也只是走走过场就可以了。

……

寒假开始之后,宁晨没有马上回家,而是暂时留在学校,继续进行着有关硅基负极材料的实验。

现在的实验已经进入到了收尾阶段,经过不断的测试,大家找到了几种有潜力进入到应用阶段的硅基锂电池负极材料。

这其中,最令大家满意的,是一种多孔纳米硅-银-碳的复合材料。

经过大量的测试,这种材料表现出了较高的首次可逆容量,在多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依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而因为碳层的保护作用,多孔硅纳米粒子并不会受到电解液的影响,即便是500次循环之后,电池的可逆容量也没有再出现急剧下滑的情况。

金属银的加入,虽然让锂电池的成本提升了一些,但仍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徐洲向许寿告知了实验组的实验进度,许寿得知实验组已经有了这些突破之后,马上表示会尽快飞往盛州,了解相关的实验情况。

(本章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