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再看几日,放长线诱其背后指使出面?”可陈矩真不这么认为,赶紧在脑子里使劲儿想了想,好像还能把事情办得更完美一些。
“若抓了它,不出一旬,科道们就会蜂拥上疏,把《半月谈》也相提并论,到时候该不该抓呢?让他们说吧,自会有人替朕出头的。当初你对朕袒护马经纶不甚理解,现在可明白了?”
手下最大的太监头子,在遇到难题时连续出了两个主意都没说到点子上,好像有点失职。但洪涛并不这么看,在抢占舆论制高点的方式方法上,古人确实不如现代人玩的明白。
历代皇帝在和文官集团争权夺利时,无法占据舆论优势也是失败的重要因素,不得不承认,文官集团在宣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建院讲学、著书立说、交友游离、诗词歌赋,都是传播言论并获得认同的有效途径。皇帝却只能困在皇城之内下令、下诏,说是昭告天下,实际上除了官员之外绝大部分百姓并看不见。
但随着报纸的出现,在舆论方面的巨大差距被迅速拉平了,甚至反客为主。皇帝想开放言路,可以允许私人办报。不想开放了,就说报纸是妖言惑众。一收一放之间,无级变速,随意调整,丝毫没有顿挫感。
科技是生产力,同时科技也是统治阶级的大杀器。科技越发达,统治阶级控制舆论的手段越有效,多数人知道真相的可能性就越小。科技是把双刃剑,得看拿在谁的手里,怎么使用。
现在洪涛就要用报纸来混淆视听,和官员集团打一场舆论战。你们指责朕利用皇庄产业搜刮民脂民膏,朕就把皇庄的运营模式、资金去向全都写明白,再不点名的把官员士绅侵占田亩、垄断行业、强取豪夺的细节都公布出来。
让百姓们自己算笔账,看看到底是谁在强取豪夺。就算最终打不赢口水仗,那也得大家全灰头土脸,谁也别想占着大便宜再装圣人,还指责别人是蛀虫。
“《半月谈》……万岁爷高瞻远瞩,奴婢心服口服!只是如此一来,朝廷大事被街头巷尾山野村夫所议,有失体统,更怕众口铄金。”
如果皇帝不提《半月谈》,陈矩根本想不起来,此时豁然开朗,然后就是一阵心寒。整整一年前皇帝就已经着手布局了,要说是无心之举,太有辱智商了。
但除了心服口服之外,还有件事很值得忧虑。自古以来朝廷都是高高在上的,所做的任何决定百姓们只能听着,完全没有参与的可能。
假如《半月谈》与《东林旬讲》以笔为刀互相攻击,那不就把朝廷大事全公之于众了,怎么想怎么别扭,一旦引发民间对立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嗳,你的圣贤书算是白读了。孟子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古人又云,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只要不是军国大事,说一说也无妨。”
“……万岁爷所言极是,奴婢浅薄了。”得,都把圣贤书搬出来了,闭嘴吧。可是陈矩想破了脑袋也没找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出自哪位古人之口,但听着确实有点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