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线下召开的mrs春会
来自时代周刊的采访结束后。
纸质杂志虽然是要等到下一期才正式发布,但官网上却已经有了罕见的先发版。
主要是应广大读者的要求,还有一些神秘力量的因素。
得到大量关注的焦点,其实落在斯托芬教授和林云身上的很少。
但抽丝剥茧,时代周刊将他们摆在了台面上,表达了庞大群体的温和需求。
于是广泛的关注,汹涌而至。
余霜在林云的小别墅里,说起这件事。
“我看看,官网是吧!”
本来没兴趣的,但这么一说,林云好奇地找出了相关报道。
封面的确很让人满意。
本来拍得就很帅,在专门配图后,更显林云的帅气,而且旁边斯托芬教授的衬托,将一切美好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也觉得,封面很好反应了我们对世界发展的诉求。”
余霜同样满意。
东方和西方的两位顶尖学者,一个正值青葱年华,一个稳重严谨,主打的就是传承与有序。
再加上时代周刊编辑的封面设计,诸多涉及到石墨烯、电池的先进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在手机电脑等等的运用,均被节选了片段,点缀在携手并肩的两人身后。
寓意独到!
当然还有采访中的正面评价,毫无遗漏地在时代周刊里,表述得清清楚楚。
“从理论到成果,数月前还寂寂无名的林云同学,给世界予以颠覆!他在材料领域的突出成就,将电池背后的能源带上了新高度。电子领域的工业,都在享受着林云同学的胜利果实。”
“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出道即颠覆都是难能可贵的,但更加让人敬佩的,是功成名就后的不忘初心,保持进取与超越,勇攀高峰!”
“mrs世界材料研究学会春季会议,最近正邀请林云同学和斯托芬教授,就石墨烯材料的数学物理模型,展开一场专门的研究报告,探讨材料统一标准模型的可行性。正如林云同学之前的壮志豪言,无论如何,他都会竭尽全力,为人类进步而奋斗终生。”
“祝愿科学的未来,永远年轻;时代的发展,永远积极!”
“时代周刊,雪莉·杨”
不置可否。
直到林云看到最后的名字雪莉杨,“这个有点乱入了吧,也是我们的人?”
看来舆论战不是不会玩,只是都放在了重点的关键位置。
但这表现有点突出吧!
“雪莉父母其实姓德拉洛萨,后来雪莉自己改姓的杨,一个崇拜东方文化的奇女子。”
余霜细细解释着,掩饰嘴角眉梢的笑意。
之前两人的亲密互动,余霜可看在眼里。
“那雪莉之后不会要去盗,墓?”
林云感觉这样很有看头。
“别开玩笑了,准备准备参加mrs春会吧!”
余霜和她的上级,正在考虑是否要接洽mrs官方的线下邀请。
的确,几年来是养成了线上会议的习惯,但这不是今非昔比吗!所以对于时代周刊专访带来的影响,有一队人马,持续不间断地评估着。
若是能接受善意,那自然皆大欢喜。
要是继续透露出不大好的信号,那就没必要冒险了。
时代周刊上说是要参加,但又没说一定要线下参与。
文字游戏,向来如此无赖。
……
因此大洋彼岸的办公厅,陷入了两难之中。
放下不是不可以,毕竟从经济来看,半点损失都没有。技术进步带来的市场拓展,足以弥补掉竞争的损耗。。
但不放下,落入黑暗森林的猜忌链条。
哪怕是世界第一大国,都很难保证日复一日的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