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摆了摆手,
“盖尔教授,还是由你来讲吧。”
盖尔“啊?”了一声,看那遗憾的模样,明显是听课还没听过瘾。
他将纸笔收了起来,
“同学们,我认为广告学是统计的,那么就必须拿出实例。既然如此,我干脆在现场做一个调查,就比如……以肥皂举例,你们能想到一共多少个品牌?能想到且只能想到三个的,举手。”
学生们稀稀拉拉地举手。
接下来,盖尔依次进行统计,到数字七的时候,举手者只有一人。
盖尔点头,
“看来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大脑构造差不多。”
学生们笑了起来。
比起弗洛伊德,盖尔明显是更好的讲师,更长于调动学生们的情绪。
盖尔说:“一般来说,关于某件产品,人能记忆的品牌有限,到了三个之后就要搜肠刮肚。这可能与人脑的构造有关,当然,我不学医、不学生物,所以只是猜测。但无论如何,从统计的结果看,一个品牌希望被购买,就需要广告。”
因为之前举手的互动,学生们很容易就被说服了。
陆时却知道,这是纸媒时代的结论,不适用于现代。
盖尔环视一圈,
“我们不如再考虑刚才的例子。可口可乐的广告词,‘drink coca-cola!’,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众人诧异,被这个没头没脑的问题弄得有点儿晕。
陆时却懂了,
“这个广告词的奇怪之处就在于,它传递的只是一种感觉。”
盖尔双眼亮了亮,又掏出纸笔,
他默默念叨着“传递感觉”,继续记录。
陆时眼看着要抓狂了,忍不住抱怨:“盖尔教授,你能不能集中注意力!?现在是你在参加交流会!不是我!”
盖尔:“诶嘿~”
收起纸笔。
他继续说道:“陆教授说的没错。这个广告,传递的其实是一种感觉,甚至是一种欲望。看到‘drink coca-cola!’,你就会产生冲动,想要喝喝看。”
学生们不由得点头,
可口可乐的广告确实有煽动性。
盖尔询问众人:“哪位同学能想到原因吗?”
这个问题难度相对较低,
立即有学生站起身,回答:“因为买饮料不需要消费者仔细思考、精心挑选。就像是啤酒,用量化指标做广告,例如度数,‘xx度啤酒’,铁定卖不出去。”
陆时立即纠正道:“关于量化的观点,对,也不对。就以你说的啤酒举例,现在一瓶是350毫升,如果厂家将其提升为400毫升,并将广告词定为‘加量不加价’,销量会没有提升吗?”
“啊这……”
学生发现自己无从反驳。
陆时摊手,
“明白了吗?问题不在量化与否,而在于消费者关注的产品细节。”
说着,他看向盖尔。
不出所料地,这哥们又在记笔记了。
陆时彻底没辙,只好等对方写完才开口:“盖尔教授,你继续。”
盖尔看了眼弗洛伊德,
心说,难怪这老哥刚才说什么“来这儿真是值了”,自己在记了那么多笔记后,现在也有这种想法。
盖尔继续道:“既如此,我就来说一个产品细节的例子,de dion-bouton,这个品牌,大家应该听过吧?”
学生们都跟着点头,
de dion-bouton,迪迪昂巴顿,一个电动三轮车的品牌,
放现代,满大街小电驴,人们自然不喜,
可在20世纪初,电动三轮车就是“拉风”的代名词,年轻人的梦中情车。
学生们甚至能准确地背出广告词:
“承重75公斤,用13km/h的速度探索新世界,舒适出行!借助先进的电动技术,我们的电动三轮车带您畅游城市与乡间,感受无与伦比的驾驶体验。”
盖尔满意地点点头,
“看到了吗?买三轮车,大家更关注其产品细节,想要更大的承重,还有更快的速度。”
学生们有些困惑,
他们对盖尔的观点持保留态度。
陆时说:“各位同学,如果我现在推出一款电动三轮车,承重是75.1公斤,速度是13.1km/h,你们在购买的时候会考虑吗?”
一语点醒梦中人。
学生们不由得低声交流起来,
“奇怪奇怪,明明只是0.1的提升,可我却不想买de dion-bouton了。”
“是,总觉得买了de dion-bouton会很亏。”
“这说明盖尔教授说的对。有些广告,要注重产品细节;有些广告,要注重传播感受、欲望。”
……
很显然,广告学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了。
盖尔十分满意,
于是,他顺着自己的《广告心理学》侃侃而谈,一直往下聊。
学生们也积极互动,
现场气氛很不错。
“呼~”
陆时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坐回自己的位置。
他对卡文迪许打趣道:“校长先生,不好意思,这次没有你渴望看到的‘血流成河’~”
卡文迪许微妙地眨了眨眼,
“我什么时候说过自己想要‘血流成河’了?你别误会我。”
陆时当然不信,无聊地伸个懒腰,
“随你怎么说。”
卡文迪许见他不信,换上严肃的表情,郑重其事道:“陆教授,你是知道我的,我是正经人、剑桥大学也是正经大学。请弗洛伊德医生和盖尔教授过来,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蹭……咳咳咳……在于论证心理和广告成为心理学和广告学的可行性。”
这货明明说“蹭”了,
陆时满头黑线,
 ̄□ ̄||。
他问道:“那么,校长先生有答案了吗?心理和广告成为心理学和广告学了吗?”
卡文迪许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
“哈哈哈……”
于是,全场的视线都聚焦在了他身上。
他站起身,
“盖尔教授,不知道你是否分享完了自己的观点?”
盖尔其实是有些意犹未尽的,
但卡文迪许既然这么问了,他也只能适可而止,回答:“《广告心理学》的理论部分不多,以例子和数据为主,没必要事无巨细地给大家分享。”
盖尔退后一步,
“就讲到这里好了。”
卡文迪许点点头,缓步走上讲台,面向在场的学生们,
“能参加今天的交流会,是我的荣幸,也是你们的荣幸。因为,在今天,在剑桥,你们见证了两个新学科的诞生!”
瞬间,礼堂内安静了下来。
卡文迪许深吸一口气,
“这两个学科,其一叫心理学!其二叫广告学!”
学科的建立,绝不是一夕间完成,
在弗洛伊德之前,有笛卡尔的“双重实体论”,有康德的“先验认识”,还有冯特和威廉德,
至于盖尔之前,更不必说,
因为广告的实践本就是新闻、传播、营销和心理活动的综合。
但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盖尔,都不会否认卡文迪许的这个说法,
在今天,两个新学科诞生了!
卡文迪许继续道:“我们当然要感谢弗洛伊德医生、盖尔教授。但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这场交流会的顾问——陆时,陆教授!”
片刻的安静,
随后,
欢呼声、
鼓掌声、
笑声、
讨论声、
……
这些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
渐渐地,他们汇聚成了相同的音节:“lu!lu!lu!”
陆时苦笑,心里吐槽卡文迪许,
老哥不愧是政治家出身,演讲功底深厚,竟然如此容易地便煽动起了学生们的情绪。
卡文迪许笑道:“说两句吧?”
“行吧。”
陆时还有可能谢绝?
他站起身,轻巧地跳上了讲台,看着下面无不兴奋的学生们,
良久,他说:“那你们就谢谢我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