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摇了摇头,
“不,这不是最后。”
萧伯纳不解,
“这还不是最后?”
陆时说:“校监先生知道我最近在办报吧?我发现奖项也是一种舆论工具,是可以‘发掘’作者的。刚才我说到了《万朝报》设立的悬赏小说奖,获得这个奖项的小说,销量会不会有提升?”
萧伯纳点点头,
“商业行为和文学评议确实可以相互结合。伱刚才说的‘最后’是这种吗?”
结果,陆时依然摇头,
“其实还有‘最后的最后’,那种莫名其妙的作家。就比如写了《罗马史》的蒙森先生。文学奖又不是历史学奖。”
萧伯纳愣了片刻,随即哈哈大笑,心中佩服,
“陆,你可真敢说!”
他陷入沉思,过了一阵,问道:“陆,在你心中,我属于哪一类?”
“噗!”
陆时当即喷了,
没想到自己一番长篇大论,竟然会引火烧身。
他尴尬地咳嗽几声,说:“校监先生,现在毕竟是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没有任何得奖者作为参考,不存在比较,我又该将你划分到哪一类呢?你不能为难我啊。”
萧伯纳点头,
“懂了。”
陆时:“……”
他忍不住问道:“你懂什么了?”
萧伯纳轻笑,
“如果我是你心目中的第一类或者第二类作家,你肯定会明说。”
陆时更尴尬了,
“啊这……”
萧伯纳拍拍他的肩,说道:“其实我也是多余一问。就说你刚才提到的托尔斯泰先生,我哪怕再没有自知之明,也不敢去跟他比啊。”
两人的对话吸引了其余人的注意力。
有人说:“不怪萧先生。瑞典文学院跳不脱束缚,伯爵老爷们还把俄国人当成野蛮人呢~”
“伯爵老爷们”这个词从英国人嘴里说出来,就挺搞笑的。
戴眼镜的老教授叹气,
“托尔斯泰先生是俄国人的骄傲,而俄国在大北方战争中把瑞典从波罗的海霸主地位上掀翻在地,难免遭到记恨。当然,瑞典人是绝不会承认的,但我觉得其他解释都很苍白。”
大北方战争的结果是俄国称霸波罗的海,而瑞典则自此衰落,从欧洲列强的名单上消失,
两国确实是世仇。
(俄国好像跟邻国没有不是世仇的。)
但陆时觉得这种说法很牵强,
大北方战争发生在1700年~1721年,到现在都两百年了,瑞典人应该不至于这么小肚鸡肠才对。
陆时说:“总之,这个名单没有托翁很不合理。”
众人点头。
刨去各种成见,单从文学的角度考虑,他们都赞成陆时的观点。
萧伯纳说道:“我给那边拍封电报。”
陆时问:“准备为托尔斯泰先生鸣不平?”
萧伯纳嘴角勾起一个弧度,说:“不,我是准备拒绝这次的提名。”
说着,视线游过名单,
不只是没有托尔斯泰的问题,还因为有特奥多尔·蒙森这样的地位超然的历史学家。
萧伯纳也看透了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的本质——
蹭流量。
这种情况下,萧伯纳自认不可能得奖,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发扬风格,主动退出评选,说不定还能成就一段佳话。
萧伯纳笑着说道:“没有托尔斯泰先生,第一届的诺贝尔文学奖注定是不完整的。参加一个残缺奖项的评选,我实在提不起兴趣。这个奖,不评也罢。”
话是这么说的没错,
但在外人听来,处处透着“高风亮节”,就差把这个词纹在脸上了。
议论四起,
“我看,萧先生这是在给瑞典文学院下眼药呢~”
“嗯,以退出评选相逼。”
“哈哈哈哈哈,痛快!实在痛快!”
……
事情发展成这样,确实是陆时没预料的。
他说:“校监先生,你可不要一时冲动啊。”
萧伯纳回复:“绝对不是一时冲动。听了你刚才说的那些话,我心意已决,不能胜之不武。”
这语气,仿佛没有托尔斯泰,诺贝尔文学奖便是囊中之物似的,
第一届得主分明是人家普吕多姆。
陆时满头黑线,
 ̄□ ̄||
他说:“校监先生,你要不要再好好想一想,这可是……”
话音未落,便听身后传来“哗啦”一声。
陆时回过头,
只见一名年轻教授将手中的稿子丢到了一边,伸着懒腰说道:“我不评了。正如萧先生说的那样,‘没有托尔斯泰先生,第一届的诺贝尔文学奖注定是不完整的’。”
有他这么一带头,其他人也跟着纷纷撂挑子了,
一眨眼的功夫,众人都将稿件丢了。
萧伯纳不由得大笑,
“好!各位同僚当真有风骨!”
陆时忍不住在心中吐槽,
这跟风骨绝对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分明是被提名者太多,导致稿件太多,教授们不想通宵达旦地当牛马了。
萧伯纳看向陆时,
“陆,你怎么想的?”
陆时回答:“我本来就没想蹚诺奖的浑水。”
萧伯纳料到会是这样,
“我就知道你还是一如既往的谦逊低调。那好,我们伦敦大学联盟的人一起草拟电报吧。”
他转身看向众人,
“大家想想电报应该怎么写。”
一帮人七嘴八舌,
“文学奖的本质是评议,就引用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写下的名言开头好了,‘没有一个时代,人们对艺术谈论得如此之多,而尊重得如此之少。’”
“尼采?我不同意。”
“那你说。”
“咱们会有今天的种种讨论,不是因为陆教授吗?直接引用陆教授的话多好。‘托翁的代表作是广度、深度和叙事技巧的完美融合。’”
……
说着说着,众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了陆时身上。
陆时一脸懵,
“等等……那个……不是……你们这样,显得我好像是始作俑者似的。”
萧伯纳一脸淡定地说:“这么说肯定是不公平的,但是……嗯……似乎……好像……大概……可能也差不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