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情要分两面,威廉姆斯本身家庭背景就不简单,他上战场只要不死,回去之后都会以各种方式升职,或者进入军中承担要职。
而且在周予他们初到新大陆时,还顶着威廉姆斯以及赫伯特家族的头衔干了很多事,行了很多方便。
如果说前几年是威廉姆斯沾了他们c13的光,那么后几年,特别是战争结束后,绝对是c13沾了威廉姆斯的光,在这一点上双方相当于扯平了。
然而除掉谁依靠谁这一层关系,周予和威廉姆斯之间也有着一层非常微妙的友谊,但此时此刻物是人非,对方不但是贵族家庭,现在还当上了英联邦的外务大臣以及海军总司令,就绝对不能再用以前的态度和他相处了。
根据周予的判断,英法应该很快就会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正式打响,而闪击了波兰的德国也将回过头去入侵丹麦与挪威,一个月后就是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也被其踩于脚下。
次年二月出兵北非,同年四月入侵希腊与南斯拉夫,同年六月又入侵苏联,如果将德军前几年的战斗结果浓缩成三个字,那就是“杀疯了”。
没错,希特勒的军队的确杀疯了,在周予所了解的那一段历史中,有这么一段话让他记忆犹新。
【二战中每击毙一名德国士兵,苏军要付出伤亡十个人的代价,英军要付出伤亡七个人的代价,美军要付出伤亡四个人的代价。】
这就是德军士兵单兵作战能力的强悍体现,然而周予也清楚,这里说的付出几个人的代价并不是说德军一名士兵就能干掉十名苏苏军士兵,而是综合体现。
德军不但单兵作战能力强,他们的战略战术机动灵活,装备领先于世界,优秀将领更是数不胜数,综合以上几点,如果不是一战下士出身的希特勒到最后非要承担起陆军元帅这一职务,恐怕战争的结果还会大不一样。
特别是在二战打响的初期,德军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闪电战横扫欧洲大陆,在所有人的战术思想还停留在堑壕战的时期,德军就采用了装甲战、闪电战,空军陆军协同作战,定点轰炸等超越了当时人们普遍僵化思维的新型作战方式。
在英法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德军的装甲部队就已经穿过了马其顿防线,而且德国的军工企业也堪称世界一流,无论是钢盔、枪械先进程度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综合上述所有的原因才造成了同盟国想要消灭一名德军士兵,自己这方面要付出几倍代价的现象。
不过现在有了周予的提前安排和部署,别的国家不说,仅是联邦政府以及他龙行商会控股军工企业所生产出的装备,就已经领先了德国。
奈何一家私人企业的能力仍旧无法跟一个国家抗衡,所以周予就一定要借助罗斯福的力量,尽快将新大陆,将联邦政府拖进这趟浑水里,也只有这样罗斯福才能动用战时紧急法案,将国家所有的力量集中于一身,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将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在拳头上,这一击击出才能将德国法西斯与日本军国主义彻底打垮,打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