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3章 大明延授,瀛洲承华(第1 / 2页)

相比于国号,年号的选择有更大的空间,很多时候甚至是君臣根据自己喜好而起,并无非常严格的法统要求。

而郑克殷与其亲信们认为,给朱弘桓称帝后使用的年号仅将使用半日,因而无需起1个最美、最好的名字。

而且为了表达朱弘桓将履行禅明于明的历史责任,这个年号更需要将“瀛续明统”这1点表达出来。

那么郑克殷、陈梦球、张万祺3人得以大幅缩小用字范围,基本确定了给朱弘桓使用的年号:延授。

“所谓‘延’,乃是承续明统,所谓授,则是将明统授出。”陈梦球解释道,“这1年号可以清楚地告诉世人,鲁王殿下之所以称帝,正是为了能够正式地取得大明法统并将其传承给新的王朝。”

郑克殷认为这的确是1个好年号,众人也无有反对意见。

而以朱弘桓本人的习性去看,只要女婿郑克殷将结论给出,朱弘桓基本就会同意。

郑克殷真希望郑克塽也是这样能够“垂拱而治”的人。

至于瀛洲王朝正式建立后的年号乃是用于整个瀛洲王朝,并非仅与义帝郑克塽有关,而是青丘、湄凿两国以及蓬莱王均需用之。

既是如此,郑克殷等人便无需考虑郑克塽本人的意见,可以通过内部讨论而得出结论。

为了表达禅明于瀛的目的在于“再造中华”,在场的众人都认为新年号应当至少要有“华”字或“汉”字;而另1个字则可能是兴、昌、续、延、承、应、顺、永等等等等。

这样排列组合下来便能有十多个选项,这对于在场的诸臣子而言是会有些犯难的。

不过郑克殷自己倒是有些想法——他希望将最好听的年号保留不用。

这么做的目的,他相信亲信们也都能够心知肚明:在明、清的时代,由于1任皇帝基本只使用1个年号,后人往往用“年号+皇帝”的格式来称呼皇帝,甚至连“皇帝”2字都省去,直接就喊年号。

这便导致年号相当于这任皇帝的第2个名字,甚至是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比如“崇祯皇帝”或者“崇祯”就比“朱由检”被更多提及。

这当中还有1个原因乃是中国人的避讳风俗,尤其是天子之名更是不能讲出来的,在明朝的时候1般人喊“元璋”“由检”乃是大不敬之举。

而郑克殷要将好听的名字留下来,自然暗藏着其巨大的野心——终有1天他会在瀛洲当上皇帝,自然不能在义帝时期就把这个名字给用掉、浪费掉。

而他给自己留下的选择,乃是“永华”;给义帝时期的选择,则是“兴华”或者“承华”。

原本“永华”与陈梦球之父、东宁总制陈永华撞名会给人带来顾虑,不过这问题不难解决:届时为了1定程度上的避讳,史书中都将对陈永华用他的另1个名字陈近南来称呼。

而之所以给这两个年号选择“华”而非“汉”,与郑克殷对民族问题的预期与安排有关,就像“汉”比“明”大1样,“华”亦比“汉”大,用“华”字而非“汉”字自是表明瀛洲王朝海纳百川,包容万象,入华则华,即使是母语并非汉语诸方言的人只要是瀛洲的子民,都是如此。

而义帝时期的年号与未来他自己的年号皆有“华”字,某种程度上也是用于表明义帝与他乃是亲兄弟,他在义帝之后成为真正的皇帝,是合法的传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