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七章 启猥琐发育,开中兴之局13(第1 / 2页)

事实证明,苟哥派云哥攻取内黄城,绝对是英明之举。

仅仅1日不到,内黄城,乃至整个内黄县,便已归心于卫府。

并非袁绍不得人心,而是诚如荀白嫖…咳咳,荀彧荀令君所言,历经十余年乱世之后,当今天下人心思定,若有人尊奉天子、以顺讨逆,则天下必可定之。

可惜,曹操在此过程之中,野心逐渐膨胀,以至于忘记初心、最终完成嬗代。

令人可气又可笑的是,曹操这个大笔袋在利用汉室之后,居然还敢大言不惭。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呵呵呵呵呵呵!

好像没有曹操,天下必将大乱1般!

实际情况却是,若曹操不瞎蹦哒,照样还有袁绍可以做到这1点。

人家袁绍出身于5世3公之名门,深孚海内士人之厚望。

况且袁绍历仕汉桓帝、汉灵帝及汉献帝3朝,又没有明显的僭越谋逆之心,勉强算是忠心于汉室的汉臣。

无论从哪1点来看,袁绍都要比出身于阉宦家庭、且野心勃勃的曹操强出百倍不止。

曹操唯1的优势,不过是为了自保而东迎天子都许而已。

袁绍和曹操的故事,只告诉我们1个道理:

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这句话翻译得再通俗1些,就是:成王败寇。

如今,苟哥赵旻完美替代了曹操的角色,且丝毫没有谋逆之心。因此,河北士族豪强对于改易旗帜、归顺卫府,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尤其是,无论是智取内黄城的赵云,还是卫府领导人赵旻,都还是出身于河北的士族豪强。

在这些河北士族豪强们看来,相比于出身河南豫州汝南郡的袁绍,还是河北常山国老乡更加靠谱。

总而言之,在短短3日之间,冀州魏郡的黎阳、内黄2县,便已皆归心于卫府。

尽管在赵云看来,如今已是夺取冀州、乃至并州及幽州的最佳时机,但始终保持冷静的苟哥赵旻还是坚持认为,如今时机仍未成熟。

为避免自己麾下臣属们膨胀,苟哥还特意遣斥候,向坐镇黎阳、内黄2城的守将们发来急令:

严禁他们因为太顺而轻敌冒进。

袁氏在河北有多可怕,这些土著们不清楚,苟哥这个穿越客又岂能不知?

遑论刘备、孙权都是当世英雄,卫府1旦陷入河北的战争泥淖之中,这2人又岂能坐失良机?

综上所述,卫府若不能形成压倒性优势、在1年之内快速平定河北,则天下必将走向3分。

这个局面,是苟哥最不想见到的。

就在云哥安抚内黄、瑜哥继续鼎力助黎阳士族豪强重建家园、苟哥对己方臣属可能会轻敌冒进而忧心忡忡之时…

夏侯兄弟、仁哥,以及荀攸4人,也抵达了冀州赵国…

没错,不是邺城,也不是繁阳城,而是赵国。

所以,瑜哥与荀攸2人碰撞出来的计策,是切断邺城与周边联系、形成孤立及包围邺城之势。

换言之,苟哥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无论荀攸还是瑜哥,都未想过要1举收复河北。

从他们的这套策略来看,他们显然是要与袁绍打持久战。

惟其如此,袁绍的主力部曲只能被迫在邺城集结,而青州北海国也才能顺利被卫府夺下。

1言蔽之,瑜哥、荀攸2人设计的围攻邺城战略,将苟哥“以战止战”的主导思想,贯彻到了极致。

而夏侯兄弟、仁哥3人,也并未反对孤立邺城这1战略思想。

与苟哥以战止战的目标类似,他们3人的目标同样极为单纯:为曹操复仇,取袁贼狗命!

因此…

就在赵云智取内黄城的当晚…

惇哥故技重施、继续采用斩首战术,利用云梯、钩索等工具,1夜之间便攻入了赵王宫、赵国国相府,惇哥、仁哥2人,分别控制了赵王刘赦、赵国国相崔琰。

崔琰早在官渡之战前,便已为袁绍所重用。

与狗贼王沈的秽史《魏书》记载不同,崔琰实则是支持袁绍南伐中原以“清君侧、诛暴虐”的拥护者。

与其人在《3国演义》中的形象类似,崔琰是忠汉之士。

是以…

当曹仁从天而降、持环首刀破门而入后,只着中衣、遽然惊醒的崔琰先是1惊,旋即面露释然之色。

面目俊朗、气度儒雅,虽危在旦夕却仍安之若素的崔琰,向披双层甲、头戴象征大汉武德之鹖翎兜鍪的曹仁躬身作揖道。

“来者莫非卫府之王师?”

崔琰受袁绍征辟时,是在建安2年(西历197年),是故其人并不认识建安元年便跟随曹操自立门户的曹仁。

曹仁见崔琰在此大难临头之时,犹然淡然自若,心中不由微微钦佩其人之风骨,是以曹仁躬身抱拳还礼。

“某乃沛国曹子孝也!今奉某家主君、大汉卫将军之令,前来讨伐欲不臣之袁贼!

先生既为宗室赵王之国相,当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如此,先生何不弃暗投明、归顺天子乎?”

崔琰站起身后,云淡风轻道。

“子孝将军此言差矣!大将军始终未有任何僭越之举;向者建安5年官渡之战,大将军讨伐曹司空(曹操),亦仅为清君侧、正汉室耳。

子孝将军既为曹司空族人,当时时规劝司空尊奉天子、不可效仿昔年之国贼董仲颖(董卓),以天子为傀儡、代天子号令天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