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七章 西域风云动,各国陆续惊1(第2 / 2页)

西域5十余国看似极多,嘿嘿,其实那些国家大多都是几万人口的小国,还不如大汉1个县人多!

更何况,老子对西域诸国的位置…可谓了如指掌!

熟知历史的赵旻,当然清楚西域各国人口最多只有34千户、两3万人口,小国更是仅有1两千户、1万左右人口。

中原兖、徐、豫3州,随随便便拿出1个县,都比西域诸如卑6、西夜、若羌、狐胡等小国的人口要多。

但话说回来…

这些小国虽小,但因其百姓以农牧为生、其国水草丰美,是以百姓的人均收入不低。

现代的阿联酋、卡塔尔、安道尔、摩纳哥等虽小却极富裕的蕞尔小国,了解1下。

西域诸国的大致情况,与这些国家的情况极其相似,都是人均产值、人均收入极高,但缺乏工业等支柱产业,经济不独立、极度依赖进口。

1言蔽之…

俗称:

人傻、钱多、速来。

这种国家的钱,苟哥不赚白不赚!

同样因这些原因,苟哥有信心尽速成为他们的沙特和法国…咳咳,俗称宗主国。

而且,赵旻这个苟哥有信心让西域诸国成为大汉的原料主产区…

这就好比墨西哥与漂亮国的关系。

漂亮国的诸如集成电路板、钢胚、炼油产品等工业原料以及农产品,主要由墨西哥提供;

反之,墨西哥需要的电器元部件、各种型钢钢材、汽车部件、各种标号燃油等工业成品,绝大部分都从漂亮国进口。

总而言之,除农产品外,墨西哥出口到漂亮国的都是原料,而漂亮国出口墨西哥的都是工业成品…

漂亮国这贸易顺差挣得简直不要太舒服!

赵旻之所以执意尽快重设西域都护府,除稳定西域、保持丝路畅通等务实目标,以及恢复大汉荣光这1务虚目标之外,也存了这种考虑。

当然了,对这种涉及到3驾马车、外汇流入的“高端”宏观经济学知识,这时代之人根本无法理解。

所以,在汉末这个时代,只有赵旻才清楚,凉州、西域的价值究竟有多么巨大!

赵旻若想在十年内1统天下、在2十年内恢复已处于风烛残年的大汉元气,甚至是避免未来即将出现的5胡乱华,那么捷径有且只有1个:

重设西域都护府、再度打通丝绸之路。

只有靠外贸、外汇流入输血,大汉才有希望!

至于赵旻这么做的目的…

【作者题外话】:这1章,咱们继续说毌丘俭。

许允与李丰、夏侯玄亲善,不过与司马家族亦颇多往来。

按《魏略》记载,李丰等人倒台时,许允1度打算“往见司马师”,应该是想改换门庭,不过最终还是遭遇毒手。

初,中领军高阳许允与(李)丰、(夏侯)玄亲善。--《魏书夏侯玄传》

(许)允闻李丰等被收,欲往见大将军(指司马师),已出门,回遑不定,中道还取袴(裤),丰等已收讫。--《魏略》

《魏略》没有具体描述许允的遇害过程,只说是“减死徙边,其年冬死”,看上去似乎是在流放之后死于徙所。

《魏氏春秋》则称许允遭到司马师刺客的追斩。按毌丘俭的檄文描述,许允亦死于司马师之手。

(李)丰既诛,即出(许)允为镇北将军,未发,以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乐浪,追杀之。--《魏氏春秋》

檄文记载,许允“虽云流徙,道路饿杀,天下闻之,莫不哀伤”,实际是根本没到徙所,便被活活饿死。用专有名词形容,便是瘐毙。

近者,领军许允当为镇北,以厨钱给赐,而师举奏加辟,虽云流徙,道路饿杀,天下闻之,莫不哀伤。--《罪状司马师表》

许允的流放目的地是乐浪郡,在今朝鲜境内。按夏侯玄等人被杀于正元元年(254)年初,许允死于同年年底推测,他应该是在路上受尽了折磨,之后遭到残酷处死。侧面反映出司马师的残暴性格。

(许允)未发,以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乐浪,道死。--《魏书夏侯玄传》

(许)允以嘉平6年(即正元元年)秋徙,妻子不得自随,行道未到,以其年冬死。--《魏略》

《魏氏春秋》记载,许允被流放后,司马师派钟会探查许允子嗣,若其子具备才能,便1并收押处死。所幸的是许允之子许奇、许猛“才具不多”,因此侥幸免于大祸。

景王(司马师)遣钟会看之,若才艺德能及父(指许允),当收。儿以语母,母答:“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钟)会语,便自无忧。”--《魏略》

在司马师口中,毌丘俭属于苏秦、张仪1类的纵横之士,仗着文采与军功“欺诳将士,诡变万端”,实乃魏室之罪人。

(毌丘)俭、(文)钦欲蹈纵横之迹,习仪秦之说……欺诳将士,诡变万端,小与持久,诈情自露,此不战而克之也。--《晋书景帝纪》

不过在后世学者看来,毌丘俭实乃魏室之忠良。

东晋学者习凿齿、南宋学者王应麟、明末清初学者毛宗岗、清代学者姜宸英、卢弼等人均对毌丘俭大加赞赏,认为他“事虽不成,可谓忠臣矣”。

魏之忠臣,惟毌丘仲恭1人而已。--姜宸英

有毌丘俭之讨司马师于前,又有诸葛诞之讨司马昭于后,两人皆魏之忠臣也。--毛宗岗

由于《3国志》成书于西晋,因此书写立场上自然要顾及司马家族的颜面。所谓的“淮南3叛”,是站在司马氏的立场而言;若以曹魏视角而论,这些起兵将领皆属魏室之义兵,比如卢弼便把毌丘俭、文钦等人形容为“勤王诸将”。

当时勤王诸将,惟文钦父子,粗猛武夫,反复无常,彦云(指王凌)、仲恭(指毌丘俭)皆为儒将,懋著功勋,事之成否,岂可概论?--卢弼《3国志集解》

因此在毌丘俭撰写的檄文中,便可以看到诸多心向魏室的痕迹。

这其中包括且不限于利用离间之计分化司马氏集团、揭露司马师屠戮忠良的暴行、追述家族先辈跟随曹操创业的功勋之迹等等。

毌丘俭既不像王凌那样谋立宗室、包藏野心;也不像诸葛诞那样据守淮南、拥兵自重;

他属于比较纯粹的士大夫,1心匡扶魏室,报效明帝的知遇之恩,因此在起兵之初便主动出击,试图挺进中原,与司马氏决战。

歃血称兵为盟,分老弱守城,(毌丘)俭、(文)钦自将56万众渡淮,西至项。--《魏书毌丘俭传》

虽然毌丘俭因为兵弱敌强,最终惨遭镇压,身死草莽,但烈烈忠心天地可鉴。

结尾借用习凿齿的评语,便是“死者复生,生者不愧”。

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还不算忠义之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