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公,韩遂老狗…已畏罪潜逃矣!”
【作者题外话】:帻巾的大概情况,咱们前文已经介绍过。
1斛便是1石。
算了,不解释了…
这章坑太多,只要稍微1解释就是剧透…
咱们继续聊荥阳之战。
几章之前,咱们聊了关东联军1方的参战诸侯。
其中袁绍、张邈、鲍信、袁术、孙坚5方为主力,曹操与卫兹1起,率张邈的5千兵马参战;
至于刘岱、张超、臧洪、乔瑁等人,应该也有各自的军事任务,绝非作壁上观之辈。
只不过《魏书》出于突出曹操功绩、强调曹魏正统的考虑,对其余诸侯的事迹记载不甚详细、甚至刻意抹杀。
所以,演义中的十8路诸侯…对不起,假的!
公孙瓒、马腾参与…对不起,假的!
刘关张3英战吕布…对不起,公孙瓒都未参加,公孙瓒麾下刘帮主怎么可能参战?
所以,涿县3巨头没参战!
罗先生描写3英战吕布…云某以为没有任何必要。
还不如描写1下刘帮主的黑道发家史、讨伐张纯张举时装死…
咳咳…
罗先生是深受程朱理学影响的儒生,不可能渲染这种东西…
言归正传。
我们来看看,徐荣1方的军事力量。
徐荣是董卓麾下名将。
其人以幽州出身,在凉州集团中1路官至中郎将,成为与牛辅、董越、段煨等人平级的高级将领,可知必有过人之处。
(公孙度)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魏书公孙度传》
荥阳之中,徐荣凭借1路人马粉碎了联军主力。
其人打得关东诸侯闻风丧胆,卫兹、鲍韬等人命丧当场,连曹操的坐骑都被乱箭射死(见《曹洪传》),性命险些不保。
照此看来,徐荣1方的兵力总数应不为少。
虽然《武帝纪》对荥阳之战极为避讳(显而易见,这属于曹操的履历污点),刻意隐去了徐荣的兵力记载;
但从魏尚书缪袭创作的《战荥阳》歌词中,依然可以窥知端倪。
在缪袭笔下,战役开始阶段…
“战荥阳,汴水陂;阵未成,退徐荣”;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是:
“2万骑,堑垒平;戎马伤,6军惊;势不集,众几倾”。
战荥阳,汴水陂;戎士愤怒,贯甲驰。陈未成,退徐荣,2万骑,堑垒平。戎马伤,6军惊;势不集,众几倾……同盟疑,计无成。赖我武皇万国宁。--《战荥阳》
照此来看,徐荣麾下的主力是“2万骑”,他凭此冲垮了联军营垒,导致关东诸侯“势不集,众几倾”。
按双方的兵力对比来看,关东联军至少在3万以上(鲍信两万,曹操加卫兹5千、还有2袁、张邈等人)。
那么徐荣麾下的兵士数量,应该与歌词记载出入不大…
至于这两万士兵是否均为骑兵,则有待商榷。
袁绍经营河北十年,兼有乌丸相助,也不过凑出“骑万匹”;
公孙瓒亦然;
至于黑山张燕,号称人众百万(见《后汉书朱儁传》),实际骑兵数量亦不过“数千”。
(袁绍)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魏书袁绍传》
(公孙)瓒步兵2万余人为方阵,骑为两翼,左右各5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英雄记》
(张)燕精兵万馀,骑数千。--《魏书吕布传》
董卓虽然久在边地,又吞并了丁原的并州骁骑,但彼时能否凑出两万骑兵尚有疑问。
由是推之,赵旻在本书中,能凑齐近9万骑兵…
按照常理推断,这是不可能的。
小说家言,诸君请勿较真。
再次言归正传。
何况即使董卓真有两万铁骑,恐怕也不会尽数交给幽州人徐荣管辖。
尤其是在董卓自有凉州心腹胡轸、段煨、李傕等人的背景下。
初(孙)坚讨董卓,到梁县之阳人。卓亦遣兵步骑5千迎之,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其余步骑将校都督者甚众。--《英雄记》
照此论之,荥阳之战中,徐荣的兵士数量大抵在两万上下,至于是否皆是骑兵,则有待商榷。
或许是《魏书》刻意夸大敌情,为曹操战败寻找借口。
当然,这也侧面佐证了所谓的“曹操独自鏖战荥阳”乃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如果没有联军诸侯的帮助,单凭曹操与卫兹的5千人马,恐怕早已被徐荣尽数斩杀。
所以,这便是《魏书》逻辑抵牾之处:
曹老板如何才能逃过两万骑兵的追杀?
总之。
从《武帝纪》的叙事构建来看,荥阳之战可谓曹操霸业史的序幕之篇。
所以,荥阳之战在魏朝国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正缘于此,在王沈、陈寿笔下,荥阳之战便成了曹操1枝独秀的表演舞台。
至于2袁、张邈等人,虽然也戮力其中,但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主要是与曹操交恶),均被从历史书写中刻意抹杀,甚至被贬低为“置酒高会,不思进取”的反面人物。
反倒是鲍信、卫兹这类次要人物,因为从龙有功,兼后裔显于魏廷,因此地位也便被大大拔高,在荥阳狠狠露了1回脸。
好在天机常留1线,靠着同时代诸多史料的吉光片羽,勉强揭示出荥阳之战的真相。
同时,也方便后世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曹操及众诸侯在事件当中扮演的角色。
如果从《武帝纪》的书写线索入手,可知:
曹操在荥阳战后的军事建议,即“袁绍临孟津,诸将守成皋,袁术入武关”的战略安排,很有可能并非事后提出,而是事前联军的既定计划。
比如《典论》便记载了,袁绍确实曾“引河内之甲屯于孟津”(见前文注引)。
(曹操)因为谋曰:“诸君听吾计,使勃海(指袁绍)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指袁术)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3辅。”--《魏书武帝纪》
可见荥阳之战,其实是囊括在大战役中的1个小环节,只不过曹操恰好参与了这个环节;所以在魏朝国史中,荥阳之战才被无限放大、并被赋予了特殊意义。
反过来说,对袁绍而言,孟津之战当为霸业奠基之役;对孙坚而言,阳人之战无疑占据创业史的核心;对曹操而言,荥阳之战则成为立国之滥觞。
从这个角度看,荥阳之战其实是被魏廷,不,更加准确来说,是司马群贼有选择性的、刻意保留的历史记忆,意在塑造曹操的英武之姿。
至于同时代的其他人物列传及事迹描绘,均需要服务于这1目的。
司马群贼之所以如此做,其丑恶用心、狰狞面目,俨然跃然纸上!
司马群贼为篡夺曹魏之位,甚至不惜弑其君(高贵乡公曹髦)。
而且,司马群贼在上位的过程中,其血腥、残暴、无底线之处,尤甚于掀起1场又1场腥风血雨的曹老板。
所以,为了凸显其贼朝之正朔、正义和伟光正,群贼们惟有鼓吹嬗代东汉的曹魏是正统,此方为正途耳。
每思及此事,云某都恨不得穿越到正始之变前,把司马群贼、乱臣贼子贾充、石苞、王凌、刘放等人统统控制起来,1举消除隐患!
其实,还有1个明显的痕迹证明荥阳之战的真相:
那就是荥阳之战时任峻的事迹。
不得不再次赞叹,陈寿先生确实是草蛇灰线的高手高高手!
下1章,咱们聊1聊此事。
今天忙碌1整天,中午加班,晚上依然加班。
明天亦然…
是故,明日仍1更,云某尽量在23点前上传,请诸君见谅。
工作是云某恰饭的保障,码字只是兴趣使然。
云某为了养家糊口,便不得不先将工作做好,兴趣只能暂时放到1旁。
请互相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