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七章 出征武威郡,巧赚休屠人1(第2 / 2页)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诸葛亮“躬耕陇亩”的故事脍炙人口,已成佳话。

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到诸葛亮隐居不仕,是因叔父诸葛玄与刘表立场相忤,并非纯粹淡薄心性。

虽然诸葛亮不仕刘表,但诸葛氏的联姻对象却不乏荆襄豪族。

这显然不是诸葛亮的本意,而是其人从父诸葛玄的安排。

由于对“诸葛玄之死”的记载,诸书相异…

因此,咱们也便有必要对琅琊诸葛氏迁徙荆州始末做1次梳理串联。

从诸葛玄对侄女的婚姻安排上(诸葛亮2姊分别嫁襄阳庞氏、蒯氏),可以看出,最初诸葛家族有“著籍荆州”的打算。

但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却走上了另1条道路。

先来看诸葛玄的政治立场与归属:

关于诸葛玄立场的记载,在当时就十分模糊。

《诸葛亮传》称诸葛玄是袁术所署豫章太守,而《献帝春秋》则称其是刘表所署豫章太守。

注意:署在汉末3国,是指矫诏任命。

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蜀书诸葛亮传》

初,豫章太守周术病卒,刘表上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治南昌。--《献帝春秋》

由于立场记载的差异,诸葛玄的死因也大相径庭。

《献帝春秋》称玄被西城乱民所杀;

《亮传》则称玄是病死荆州。

实际两方记载均属半真半假,却可以“互文印证”。

注意:诸葛亮传、6逊传,是《3国志》仅有的单独列传之臣属。

诸葛氏是徐州琅琊望族,自司隶校尉诸葛丰发迹。

虽然到诸葛亮的父辈,已经湮灭无闻(亮父诸葛珪,官止泰山郡丞),但支脉流徙3国,并为宰辅,煊赫1时。

乃至东晋时代,琅琊王导(晋元帝宰相)还与诸葛诙争论旧时族望高低。

(王)导尝与(诸葛)恢戏争族姓,曰:“人言王葛,不言葛王也。”

恢曰:“不言马驴,而言驴马,岂驴胜马邪!”--《晋书诸葛恢传》

呵呵,这就是典型的《世说新语》体。

注意:诸葛诙是魏司徒、淮南3叛之1诸葛诞的孙子,而诸葛诞是诸葛亮族弟。

琅琊王氏权倾朝野,号称“王与马、共天下”。

诸葛诙能与王导相提并论,可见琅琊诸葛氏的郡望,亦不遑多让。

介绍完诸葛氏的族望地位,再谈谈诸葛玄的立场归属。

从地理位置上看,袁术“争盟淮隅”,辖区大抵在豫州汝南、荆州南阳、扬州淮南1带;

其人又在陶谦死后(194),自领“徐州伯兼扬州牧”,触角还1度伸到徐州广陵。

(袁术)将其余众奔9江,杀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之,又兼称徐州伯。--《后汉书袁术传》

(袁)术方与刘备争徐州,以(吴)景为广陵太守。--《吴书妃嫔传》

因此,相比于刘表,诸葛玄(徐州琅琊)与袁术的距离明显更近。

同时,袁术控制扬州诸郡,自置郡守。豫章虽然偏远,亦属扬州。

反观刘表。

在平定张羡之乱(198-200)以前,刘表甚至无法掌控荆南4郡(长沙、武陵、0陵、桂阳),遑论“隔空任免”诸葛玄为豫章太守了。

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南收0、桂。--《魏书刘表传》

因此,诸葛玄的豫章太守,只能来自袁术的任命,与《亮传》记载相同。

《诸葛亮传》是蜀人陈寿亲笔撰写,同时又贯彻了司马炎“尊奉武侯”的意志,可信度最高。

但是《诸葛亮传》关于诸葛玄迁徙荆州的原因,似有曲笔文饰,称“玄与刘表有旧,往依之”。

(诸葛)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蜀书诸葛亮传》

实际考虑到袁术与刘表的敌对关系,身为袁术故吏的诸葛玄,绝对不会、也绝对不敢去投奔刘表。

注意:袁术与刘表自初平元年(190)便撕破脸皮。

何况,刘表还1直与袁术死对头袁绍暗通款曲。

此外,孙坚上洛时杀荆州刺史王叡,董卓遣刘表南下镇抚。

孙坚与袁术合兵,又杀南阳太守张咨,霸占鲁阳县(荆州最北),阻挠刘表南下,双方势同水火。

时,江南宗贼大盛,又袁术阻兵屯鲁阳,(刘)表不能得至。--《后汉书刘表传》

初平4年(193)刘表联合袁绍与曹操,截断袁术粮道,联军纵兵大掠,打得袁术“迸走流离,几至死亡”。

如此可谓血仇。

4年春,(曹操)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袁)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魏书武帝纪》

(袁术)甫诣封部(即封丘),为曹操逆所拒破,流离迸走,几至灭亡。--《英雄记》

两家关系如此恶劣,诸葛玄身为袁术故吏,于情于理都不可能投奔刘表。

诸葛玄虽然未曾投奔刘表,但确实曾经前往南阳。

因为袁术与孙坚曾霸占过南阳,这里无疑存在袁术的故旧势力。

因此诸葛玄在豫章太守任上,遭朱皓(汉廷势力)驱逐后,投奔南阳,不是“往依刘表”,而是“往依袁术”。

(袁)术畏(董)卓之祸,出奔南阳。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引兵从术。--《后汉书袁术传》

诸葛玄的政治立场(隶属袁术)与迁徙南阳(投袁术故吏)始末,大抵如上所述。

再来看诸葛家族与荆州门阀的联姻。

诸葛氏与荆州士族的联姻,大抵出自诸葛玄的安排。

诸葛玄在兴平2年(195)入荆州,死于建安2年(197)。

是岁,(刘)繇屯彭泽,又使(笮)融助(朱)晧讨刘表所用太守诸葛玄。--《献帝春秋》

诸葛亮生于光和4年(181),随叔父至南阳时,应是十5岁。

因此,诸葛亮的两位家姊,按女子“十5及笄(女子成年,相当于男子及冠)”的传统,在诸葛玄迁徙南阳之初,便已成年。

彼时诸葛瑾客居江东,诸葛亮与诸葛均是幼弟。

在(亮父)诸葛珪已死,诸葛玄尚在的情况下,诸葛亮两位家姊的婚姻,必然是由叔父玄所主导。

换言之,诸葛亮大姊与蒯祺的婚姻,诸葛亮2姊与庞山民的婚姻,均出自诸葛玄的安排。

蒯钦从祖(蒯)祺妇,即诸葛孔明之大姊也。--《襄阳记》

(庞山民)亦有令名,娶诸葛孔明小姊。--《襄阳记》

襄阳蒯氏、庞氏均是荆襄地区的豪强家族。

诸葛玄此举,不外乎打算长久居于此地,乃至日后“落籍荆襄”。

从这个角度推测,诸葛亮与沔阳黄氏的婚姻,也很可能出自诸葛玄的安排。

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襄阳记》

按当时的早婚传统来看,诸葛亮的年龄(十5)完全可以成婚。

诸葛亮的婚姻虽然颇多典故(阿承丑女),但他与黄氏的感情,却并非《襄阳记》记载般和睦。

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是其4十7岁所生,可知生母必是妾室。

换言之,其原配黄氏未能诞下1儿半女,乃至诸葛亮中年时,不得不过继诸葛瑾的儿子为嗣子,险些绝嗣。

(诸葛)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2子也。初,(诸葛)亮未有子,求乔为嗣。--《蜀书诸葛亮传》

襄阳地区的门阀家族,有蔡氏、蒯氏、黄氏、庞氏、向氏、马氏等等。

蔡瑁是刘表麾下头号大将(镇南将军军师),其小姊是刘表后妻,大姊嫁黄承彦,即诸葛亮岳父。

蒯良、蒯越是刘表心腹,门第显赫。诸葛亮大姊嫁给蒯祺,无疑是攀上高枝。

考虑到蒯祺在房陵太守任上被蜀将孟达所杀,诸葛亮后来出卖孟达(暗通款曲又见死不救),很可能有“私人恩怨”的因素。

建安2十4年,(刘备)命(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蜀书刘封传》

庞山民娶诸葛亮小姊。

山民是庞德公之子,庞统是庞德公之侄,即山民的堂兄弟。

换言之,卧龙与凤雏,还沾染姻亲关系。

(庞)统,德公从子也,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襄阳记》

诸葛亮凭此背景,也得到了同荆州门阀交往的机会。

马良拜诸葛亮为兄,马谡拜诸葛亮为父,兄弟并显。

向朗与诸葛亮亲善,官至丞相长史(2号人物)。

追根溯源,无疑出自昔日在荆州的交情。

注意:马氏兄弟事见《蜀书9》,向朗事见《蜀书十1》,文多不载。

可知,诸葛玄对子侄辈的婚姻安排,本质是“攀缘权门、联姻贵戚”。

其最初想法,大约是完成诸葛家族的荆襄化,融入当地士族圈子。

然而随着诸葛玄死去,诸葛亮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那么,诸葛亮走上的是什么路呢?

咱们下章再谈。

晚上云某至少喝了8两白酒,至少1瓶啤酒…

合作方还想去唱歌…云某如苟哥1般,找了个机会溜了出来打车回家。

由于孩子还不肯睡,所以这1章云某先讲这么多。

庶哥确实要开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