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一章 胡笳催肠断,泛雾弄弓弦上(第2 / 2页)

而刘繇是东汉政府(虽然是关中李傕政府)任免的正牌扬州牧,换言之,即“假牧”攻杀“真牧”。

关于孙策东渡的具体时间,诸书记载差异极大;

《魏书武帝纪》、《后汉书献帝纪》、《吴书孙讨逆传》与袁宏《后汉纪》记载均不相同,从初平4年(193)到兴平2年(195)均有。

通过勾稽对比,不难确定,孙策东渡的具体时间,是在兴平2年(195)。

这1点,《通鉴考异》与《3国志集解》也有清晰论述,便不费笔墨。

这里重点谈1谈刘繇、袁术与孙策3家的关系。

先来看刘繇。

刘繇虽然是正牌扬州牧,实际在丧乱之初,不过是个赋闲在家的乡绅;

在兴平2年(194)才得到汉廷的隔空任免,出任扬州牧。

(刘繇)避乱淮浦(属徐州下邳),诏书以为扬州刺史。--《吴书刘繇传》

更需要注意的是,彼时的汉廷远在长安,发号施令的实际是李傕、郭汜为首的关中诸将。

他们之所以使刘繇牧扬州,是为了应对前1年(193)袁术进攻淮南(即扬州刺史部治所所在的9江郡),杀害扬州刺史陈温的突发事件。

初平4年(193)袁术在中原大战中,被袁绍、曹操、刘表3家联军围剿,“迸走流离,几至死亡”,乃至多年之后在给吕布的书信中,谈及此事仍然心有余悸。

(袁术)为曹操逆所拒破,流离迸走,几至灭亡。--《英雄记》

既然争霸中原的野心受阻,袁术便东下淮南,杀刺史陈温,自领扬州牧(193)。

因此才有刘繇这个赋闲乡绅,“赶鸭子上架”般出任扬州刺史(194)的后续事件。

(袁术)引军入陈留。太祖与(袁)绍合击,大破术军。术以馀众奔9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魏书袁术传》

换言之,孙策东渡时(195),刘繇牧扬州不过1年而已,在地方上根基薄弱,无力抵抗。

刘繇在扬州的尴尬境遇,可以从太史慈的“地位问题”上略窥12。

太史慈是刘繇的同乡,2人都出身青州东莱。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吴书刘繇传》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吴书太史慈传》

由于汉末“3互法”的限制,任官需要避籍,因此州郡的牧守,均由外州人担任。

这也导致了“外来和尚”为了“好念经”,会贴身携带1批老乡,作为自己的左右手。

比如扬州丹阳人陶谦,出任徐州牧时,麾下大将许耽、章诳、笮融等人,便是丹阳人。

陶谦字恭祖,丹杨人。--《魏书陶谦传》

笮融者,丹杨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吴书刘繇传》

(刘)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吕)布。--《英雄记》

太史慈作为刘繇的“乡里心腹”,自然被委以重任。

甚至在故主死后,太史慈依旧率领刘繇部曲,保山为寇,实际可以视作刘繇的继承人。

《吴书》也把太史慈放入了“群雄列传”(即《卷4》),实际是变相承认了太史慈的“诸侯地位”。

然而,太史慈虽然有2把手之实,却无2把手之名。

在有人提议任免太史慈为大将军的时候,刘繇不得不假意喝阻,称太史慈“名望不足”,还托言“许邵当讥笑之”以为遮掩。

孙策至(江东)。或劝(刘)繇可以(太史)慈为大将军,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许邵)不当笑我邪?”--《吴书太史慈传》

许邵许子将是汝南名士,以清谈为务,即臧否人伦,品评人物,有点儿类似魏晋“中正”的雏形。

许邵与太史慈毫无联系。

太史慈之所以不被扶正,实际是刘繇顾及扬州大姓的感受,不敢彻底“用人唯亲”。

刘繇在扬州,大抵推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绥靖政策,与江东豪族搞妥协,这1点与袁绍、刘璋如出1辙。

与后来孙策“诛杀江东英豪”,则正好相反。

再来看袁术和孙策。

因为初平4年(193)袁术已经霸占淮南,而扬州刺史治寿春县,恰好位于淮南郡(后改名9江郡)。

因此翌年(194)刘繇这个“光杆州牧”无法赴任,不得不徙治曲阿。

袁术在淮南,(刘)繇畏惮,不敢之(扬)州。--《吴书刘繇传》

曲阿县在吴郡,而孙策老家富春县也在吴郡。

更值得注意的是,迎接刘繇迁治曲阿的人,是孙策堂兄孙贲,与孙策舅父吴景。彼时2人均效力于袁术麾下,吴景是丹阳太守,孙贲是丹阳都尉。

(刘繇)欲南渡江,吴景、孙贲迎置曲阿。--《吴书刘繇传》

换言之,刘繇这个1无所有的退休乡绅,能够在扬州“划江而治”,实际离不开袁术的默许,与孙策的扶植。

如果从地盘划分来看,袁术在扬州,先后剿灭刺史陈温与庐江太守6康,占据了淮南郡与庐江郡,而两郡均在长江以北。

刘繇割据丹阳郡与吴郡,从他派遣笮融助战朱皓的记载(见《献帝春秋》)来看,他还试图将手伸往豫章郡;

注意:3郡均在长江以南。

1言蔽之,1个扬州两个牧,袁术牧江北,刘繇牧江南。

彼时的江北也写作江西,江南也写作江东,所谓“孙策东渡”,即江北的袁术,攻伐江南的刘繇。

从刘繇死后的宗族部曲待遇来看,孙氏兄弟与刘繇关系还算不错。

刘繇的继承人太史慈,被孙策收编,委以重任;

刘繇的儿子刘基,在吴国官至大司农,颇受孙权信重。

(孙)权为骠骑将军,辟(刘基)东曹掾,拜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权为吴王,迁(刘)基大农(即大司农)。--《吴书刘基传》

刘繇死后,孙策还曾假惺惺地对太史慈说:“昔日刘繇指责我替袁术攻打庐江,可谓不识大体。”

(孙)策谓(太史)慈曰:“刘牧(指刘繇)往责吾为袁氏(指袁术)攻庐江(指6康),其意颇猥,理恕不足。”--《江表传》

此话固然是孙策在杀害6康之后的“自我狡辩”,但也不难看出,刘繇所奉行的,实际是与江东大姓妥协的绥靖政策。

顾、6、朱、张为吴郡4姓,因此6康之死,使得刘繇甚为不悦。

当然,侧面说来,本来在扬州江北只有淮南1地的袁术,在吞并庐江之后,占据了长江上游地区,自然使得下游的刘繇更加惊惧,加速了与袁术和孙策的反目。

孙策的部曲构成也极有意思。

孙策出身扬州吴郡富春县,东渡即返乡。

如果从地缘环境上看,孙策自北而南,应该是“众人夹道庆贺,欢迎少年英雄归来”的史诗剧本。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孙策所过之地,多所屠戮,扬州大姓被诛杀殆尽,人尽寒心。

这与孙策的“部曲构成”有关。

孙策部曲,来自其父孙坚的旧部。

孙坚虽然出身扬州,但实际是在徐州发迹,之后又转战凉州,最终在荆州、豫州达到人生巅峰。

(扬州)刺史臧旻列上功状,诏书除(孙)坚盐渎丞,数岁徙盱眙丞,又徙下邳丞。--《吴书孙破虏传》

换言之,孙坚虽然是江东人,其发迹路径却与江东毫无干系,甚至因为自己的卑贱出身(瓜农子弟),颇受欺侮,因此怀恨在心。

这点与公孙瓒何其相似!

孙坚麾下将领,多数都是外州人,扬州人比例不高。

程普是幽州右北平人,黄盖是荆州0陵人,韩当是幽州辽西人,祖茂出身未详,但应该不是扬州人。只有身边舅子吴景(吴郡)、从事朱治(丹阳)等人出身江南地区。

至于孙策在袁术麾下收拢的将吏,诸如吕范、邓当(豫州汝南);蒋钦、周泰(扬州9江、即淮南);周瑜(扬州庐江)、鲁肃(徐州临淮)、张昭(徐州彭城)、张纮(徐州广陵)等人,也无1例外都是江北人。这批将领,实际构成了“淮泗集团”的领导核心。

除了将领之外,孙策父子的兵员构成,也主要是淮泗流民。

所谓淮泗,即淮水与泗水,泛指徐州及扬州江北地区。

中平元年(184)黄巾之乱爆发,孙坚在(徐州)下邳县丞任上,招募淮泗商旅及无赖剑客,组建了1支以徐州人为主体的武装力量。这批老兵跟随孙坚转斗千里,最终在孙坚死后归于袁术(191)。

(孙)坚又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与(朱)儁并力奋击,所向无前。--《吴书孙破虏传》

从孙吴的“授兵制度”来看,淮泗兵将的军户身份,大抵是世袭的。

这支孙坚留下的徐州兵,最终由孙坚侄子孙贲继承,又被孙策讨还,成为征伐江东的主要力量。

按照《吴书宗室传》的记载,孙静(孙坚弟)子孙瑜领兵时,“诸将宾客多江西人”。

(孙)瑜字仲异,以恭义校尉始领兵众。是时宾客诸将多江西人。--《吴书孙瑜传》

前文已述,所谓江西,即江北,说的就是淮南与庐江两郡。

可见孙策麾下,除了亡父孙坚留下的徐州兵,还有1支由“扬州江北人”构成的武装力量。

因此,这两股兵马,便成为名副其实的淮泗兵。

孙氏父子虽然出身江东,但父子2人长期不在扬州;

孙策麾下的将领与兵士,也几乎没有江东子弟。

不难看出,孙策率领的这支部队,名为返乡,实系侵略,因此引起了江东士人的极端提防与仇视。

孙策在江东“诛戮名豪,威行邻国”。名豪即吴郡、会稽大姓,邻国即交州与中原地区。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傅子》

孙策平定吴(郡)、会(稽),诛其英豪。--《会稽典录》

这种记载,与《魏书卷8》的辽东太守公孙度、《蜀书卷1》的益州牧刘焉几乎1模1样,是标准的武装殖民。

关于孙策如何血洗江东大姓,田余庆在《孙吴建国的道路》1文中有着极为详尽的论述,题无剩义,不再赘述。

3国末期,6机(6逊之孙)在论述“孙策东渡”事件时,曾经不无揶揄地提到,东吴立国肇始,“桓王基之以武,太祖成之以德”。

吴桓王(指孙策)基之以武,太祖(指孙权)成之以德,聪明睿达,懿度深远矣。--《辨亡论》

“桓王”即长沙桓王孙策。可见他“以杀戮奠基”的凶暴行径,在江东子弟心中留下了多么可怕的阴影,3代过去,记忆犹新。

本章先到这里,下章继续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