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五章 西北皆震恐,加急造马蹬3(第2 / 2页)

韩遂这个老6,已经加倍提防赵旻,赵旻出其不意的计划彻底落空。

赵旻必然要更改计划。

事已至此,袁绍当然已不可能与赵旻结亲。

其人好面子,绝对做不出让自己家闺女做小妾这种丢人之事。

而且,关键在于,赵旻和袁绍理念差太远。

赵旻从不惯着士族,袁绍却是对士族宽以济宽。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咱们说到了袁术的联盟以及内部矛盾,这1章,咱们从第2次“2袁之争”说起。

初平4年(193),即2袁兖州之战的翌年,双方短暂休兵后,在3月继续开始混战。

双方休兵的理由,是因为初平4年春,关中朝廷(李傕、郭汜)遣使“和解关东”。

初平4年,天子使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和解关东。--《英雄记》

太傅马日磾前往袁术军,太仆赵岐前往袁绍军,晓喻利害。

2袁遂和解。

双方虽然短暂罢兵,固有矛盾却始终存在。

同年(193)3月,再掀大战,此役的规模和惨烈程度,比之前更甚。

需要特别注意的1点,此役的参与诸侯众多,连吕布、刘表这些之前未曾露面的军阀,也卷入了战争。

此次战争,分为南北两线。

袁绍、吕布在北,对抗张燕;曹操、刘表在南,对抗袁术。

先来说1说北线。

初平4年(193)3月,处在休战状态的袁绍,与部下大会于薄洛津。

不料此时,黑山军攻陷魏郡邺县,袁绍老巢失守。

这便是邺城之乱。

(袁)绍既破(公孙)瓒,引军南到薄洛津,方与宾客诸将共会,闻魏郡兵反,与黑山贼于毒共覆邺城,遂杀(魏郡)太守栗成。--《英雄记》

“黑山贼帅”的头目即张燕,与袁术同盟。

黑山此举,相当于重启锋衅,再掀波澜。

袁绍与吕布遂在冀州展开“围剿黑山”的行动,最终“枭其贼酋,斩首万级,屠其屯壁”。

黑山军自此1蹶不振。

(袁)绍遂寻(黑)山北行,进击诸贼,左髭丈8等皆斩之。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羝根等,复斩数万级,皆屠其屯壁。--《后汉书袁绍传》

此役,吕布身先士卒,与骁将成廉、魏越,率领并州突骑蹂践张燕阵地,勇冠3军。

(袁)绍与(吕)布击张燕于常山。(张)燕精兵万馀,骑数千。(吕)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魏书吕布传》

这里说1说为什么吕布此时(193)会在袁绍军中。

因为初平3年(192)4月,吕布在长安暗杀董卓;

结果1个月后,吕布便被李傕击溃,不得不东出武关,投奔袁术。

袁术恶之,不纳,吕布遂北投袁绍。

因此,在袁绍围剿黑山时,吕布这支雇佣兵,便充当了先锋的作用。

此事在《魏书袁绍传》中不被提及,但在《后汉书袁绍传》与《魏书吕布传》中有详细叙述。

(吕)布得走,投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后汉书吕布传》

另外1点值得注意的是,袁绍在此次军事行动中,杀掉了藏在黑山军中的“冀州牧壶寿”。

壶寿是“关中所署”,即长安朝廷任免的正牌州牧。

(袁绍)讨于毒,围攻5日,破之,斩(于)毒及长安所署冀州牧壶寿。--《英雄记》

从此事可以看出两点。

其1是袁绍自领“车骑将军兼冀州牧”,他杀掉壶寿,借此强化了自己的正统性。

其2是壶寿与黑山勾结,侧面佐证了臧洪所谓的“张燕之属,已悉受王命”确实存在。

足下(指袁绍)讥吾恃黑山以为救,独不念黄巾之合从邪?加飞燕(指张燕)之属,悉以受王命矣!--《魏书臧洪传》

因此黑山诸将,此时不能被单纯视作贼军,而是具备了“官军偏师”的身份。

再来看南线。

在袁绍与吕布在冀州围剿张燕时,曹操与刘表,在兖州围剿袁术。

袁术的老巢在荆州南阳,他此时(193)离开老巢,偏师深入敌境,实际有所倚仗。

袁术的倚仗,即黑山军与于夫罗。

初平4年,(袁)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余贼及匈奴于扶罗等佐术,与曹操战于匡亭。--《后汉书袁术传》

于夫罗是南匈奴单于,在初平元年(190)曾与袁绍联合,之后背叛袁绍,还策反了军阀张杨。

兖州的“黑山军”,指的是从北线战败的张燕余党,《武帝纪》称之为“黑山余贼”。可见这是1支从前线溃散的残军。

黑山馀贼及于夫罗等佐之(袁术)。--《魏书武帝纪》

南线战场的负责人是曹操,他与袁术战于兖州陈留。

陈留太守是张邈,是袁绍与曹操在洛阳时的“奔走之友”,袁术在此遭遇了顽强阻击。

(袁绍)与张孟卓(张邈)、何伯求(何颙)、吴子卿(疑似吴硕)、许子远(许攸)、5德瑜(5琼)等皆为奔走之友。--《英雄记》

就在兖州前线激战时,袁术后院起火。

荆州刺史刘表北上南阳,“断术粮道”。

4年春,(曹操)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袁)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魏书武帝纪》

袁术断粮,惨败于封丘。

此事被王粲记载为“(袁术)甫诣封部(即封丘),为曹操逆所拒破”。

袁术退到封丘,曹操追兵旋至。

袁术弃城,溃入襄邑,被曹操决堤猛灌,再败;

其人逃到宁陵,与战,又败。仓惶奔走,1口气逃到了扬州9江郡。

(袁)术退保封丘,(曹操)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走宁陵,又追之,(袁术)走9江。--《武帝纪》

雍丘县、襄邑县属兖州陈留,宁陵县属豫州梁国,但按《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宁陵县“故属陈留”。可见这1系列战争的爆发地,其实就在兖州陈留地区。

(梁国)宁陵,故属陈留。--《后汉书郡国志》

经此1役,袁术“北上兖州”的战略彻底失败。

按照《英雄记》中袁术的自述,陈留之战,自己“流离迸走,几至灭亡”,应该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昔(袁术)将金元休(金尚)向兖州,甫诣封部(陈留封丘),为曹操逆所拒破,流离迸走,几至灭亡。--《英雄记》

那么问题来了。

是何人何事,让袁术有了如此大的勇气呢?

答案是金尚。

袁术之所以敢轻身犯险,北上兖州,是因为自己得到了关中朝廷的正牌兖州刺史金尚。

(金)尚,献帝初为兖州刺史。东之郡,而太祖(指曹操)已临兖州。(金)尚南依袁术。--《典略》

金尚后来跟随袁术至扬州,在袁术僭号称帝时(197),还差点儿做了“仲家政权”(197-199)的首任太尉。

(袁)术僣号,欲以(金)尚为太尉。--《典略》

至于兖州在同1时间(193)出现3名刺史(单经、曹操、金尚)的原因,是因为初平3年(192)州刺史刘岱被黄巾所杀,兖州形成权力真空。

(初平3年)青州黄巾击杀兖州刺史刘岱于东平。--《后汉书献帝纪》

因此公孙瓒、袁绍、袁术分别自署伪职,试图宣告自己对兖州的控制权。

好,咱们再来看看刘表。

刘表作为“自守之贼”,能在此时主动出兵,配合袁绍,是为了扫清荆州北部(南阳地区)的袁术势力。

按《后汉书》记载,刘表出任荆州刺史,本就是因为孙坚勾结袁术,杀害荆州刺史王叡与南阳太守张咨(189-190)。

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诏书以(刘)表为荆州刺史。--《后汉书刘表传》

刘表的最初任务,便是镇抚荆襄,剿灭孙坚与袁术。

此时(193)有袁绍、吕布与曹操在前线血战,刘表只需要偷袭袁术后方,其人自然也是乐于出手的。

初平年间(192-193)的2袁之战,是梳理关东局势的核心线索。

从战争的持续时间之久、参与的诸侯数量之众、波及的州郡范围之广来看,此事影响极大。

2袁阵营,可谓是“军阀摇篮”。袁绍、袁术、曹操、吕布、刘表、刘备、公孙瓒、陶谦、于夫罗、张杨、张燕等后来大放异彩的枭雄人物,均涉足其间。

至于战争范围,以冀州、兖州为核心,波及到青州(单经、刘备)、徐州(陶谦)、幽州(公孙瓒)、豫州(袁术)、荆州(刘表)乃至扬州(袁术逃至淮南,杀刺史陈温)。

如果考虑到关中朝廷还曾遣使“和解关东”,那司隶校尉部与雍凉地区,也曾通过“外交手段”参与过2袁之战。

只可惜史书关于此事的记载过于简略,这无疑是为了撇清曹操与袁绍昔日“君臣关系”的春秋笔法。

不过即使从有限的记载来看,单是那1串灿若晨星的参战者名单,也足够说明这两次战争的分量了。

上述诸多军阀,大多被归入《魏书》的群雄列传(卷6至卷8)当中。其中袁绍“鹰扬河朔”,刘表“跨蹈汉南”,吕布“虓虎之勇”,公孙瓒、陶谦、张杨、张燕等人“拥据州郡”。

由此可见,汉末3国的铁马金戈、英雄纵横,从某种角度看,其实都是袁氏兄弟的政治遗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