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九章 重职不唯亲,完胜天下惊上(第2 / 2页)

待凉州平定,我等可将敦煌郡、张掖郡、酒泉郡,及居延属国、西域诸国合并为西州,设西域都护府统管。”

赵旻始终对丝绸之路念念不忘。

未待2人消化这庞大信息,赵旻复又道:“待朝廷收回河北后,辽东诸郡,可与乌桓、鲜卑、扶余、高句丽合并为辽州,设东疆都护府统管。”

赵旻心中还牵挂着东北的北大仓。

然而,赵旻的志向太远大,以至于杨彪和荀彧消化不下。

杨彪挥挥袍袖:“阿旻,所谓辽州之事暂且不提!老夫且问你,西域之大月氏,你欲如何对待?”

所谓大月氏,便是贵霜帝国。丝绸之路,目前便由西亚的安息帝国、中亚的贵霜帝国所垄断。

贵霜帝国,目前占据着东汉的西域及敦煌、张掖等郡国。

“大人,朝廷当筑堡寨、屯骑兵以御而逐之;约合纵连横以分而化之;设货殖之市以重利诱之,长此以往,则西域必将繁盛。

2位大人有所不知,陇右物产颇丰,若善加治理,因势利导,其地绝不亚于河北之富庶。”

后世陇南、甘南,号称西北江南、鱼米之乡;

而赵旻又有后世丰富的基建、冶炼、手工艺品制造经验。

凉州的产出,绝对可以满足丝绸之路外贸所需。

河北4州农业就算再发达,又如何能与工业产值相提并论?

凉州若发展得当,最多十5年,便可养十万精锐铁骑,届时袁绍将何足为患?

作为这时代的土著,不了解凉州潜力的杨彪、荀彧2人,虽仍将赵旻说的实情当吹牛,但赵旻提出的战略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凉州产马,所以朝廷必须将其收回,而产马的另外两州,也就是幽、并2州,此时此刻仍姓袁,东汉朝廷别无选择。

荀彧问道:“阿旻,你与孙氏婚期为何时?”

“叔父,十月十6。”

荀彧又问:“颜良、徐元直、徐文向3人何时抵京?”

“叔父,最多7日。”

荀彧总结道:“便如此。待其3人抵京,阿旻你便开府!刘子台若胆敢违抗诏令,阿旻你便兵发安邑!”

【作者题外话】:赵旻拿来主义的中军制详见前文。

太常是9卿之首。董昭作为被赵旻忽悠的第1人,任此重职恰如其分。

东汉虽不可能1统欧亚,但打到中亚、恢复丝绸之路没有问题。

这1章,咱们聊聊季汉的将军号泛滥。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刘备受制于自己地盘太小、郡国职位不足,之能以将军号来替代官职,来“明尊卑、收人心”。

建安十9年(西历214)刘备克成都,大封群臣,赏赐巨亿。乃至元勋4人(关、张、葛、法)竟每人分到黄金5百斤、白银1千斤、铜钱5千万、蜀锦千匹、珍宝无数。

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5百斤,银千斤,钱5千万,锦千匹。--《蜀书6张飞传》

类似的“强盗分赃行径”历代皆有,固无足论。

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刘备集团的“将军名号”,亦自此猥滥。

两汉立国各2百年,前汉将军号共47种、后汉将军号共75种。蜀汉立国不足半个世纪(221-263),将军号竟多达62种。

这1数字引自洪武雄先生《蜀汉政治制度史考论》甲篇第1章。

虽然乱世中军事活动频繁,将军名目增多情有可原;

但如果熟悉《蜀书》,会发现蜀汉政权内部,挂将军名号者,大抵不掌兵。

真正统军之人,是领军、典军、护军、监军;以及军师和参军这类职位。

蜀汉“将军号”的作用,实际是表示“班列位阶差异”(品级)。

换言之,在两汉制度里“秩阶2千石”的偏裨杂号将军,在蜀汉政权中、已分化出不同的朝班次序。

因此,刘备入川后滥授将军封号,便很好理解。

即借用“不同的将军称号”,来确定阵营内部的高低位次,达到尊卑有序之目的。

另外,因为刘备地盘有限,无论是郡守、还是令长,可授之官均不为多。

因此“无常事、不常置”的将军职位,因为“没有定员限制”,便成了4意增设、笼络人心的武器。

1言蔽之,刘备滥增将军封号,实际是“穷生奸计”的不得已。

而新设的诸将军,又在“劝进大业”上助力刘备,可谓1石2鸟。

我们先对“将军号”做1下介绍。

将军者,顾名思义,是“将”(统御)“军”(部队)之意。领军者即是将军。

两汉将军名号极为有限,除了固定的“8重号“外,其余均为遇战事则临时任免,战罢则撤销职务,属临时性质。

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后汉书百官志》

文中提过,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4方将军合称8重号。

重号将军,班在公卿之列。

比公者4:第1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后汉书百官志》

左、右、前、后,皆金紫,位次上卿,典京师兵卫、4夷屯警。--蔡质《汉仪》

特殊情况下、大将军可以“班在群僚之右”。

东汉诸帝早夭、往往幼主临朝,大将军由外戚首领担任,有辅政之权。

比如权奸梁冀,再比如窦宪、窦武等窦氏1众外戚,以及何进。

重号之下又有杂号。

杂号将军金印紫绶(同于公卿)、秩阶2千石(同于郡守),亦属高阶官职。

这类杂号,因为颇具“临时任免”性质,往往会冠以“任务名称”或者“部队特性”;如“讨虏”“平寇”“楼船”“伏波”“强弩”“骁骑”等等。或冠以美称,如“奋威”“奋武”“扬武”“扬烈”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刘备入川后,新设的诸杂号,秩阶与汉制的“2千石”已经明显不同,出现了不少班在“5校尉”(比2千石)之下的“将军”。这批“低阶杂号”,实际秩阶大约在“千石”甚至更低。

比如在荆州充当长沙太守(2千石)的廖立,随刘备入川后,授予的将军号居然位在5校之下(比2千石),相当于连降3级。导致廖立破口大骂,称“所托非人”。

(廖)立随比为将军,面语臣(指诸葛亮)曰:“我何宜在诸将军中!不表我为卿,上当在5校!”--《诸葛亮集》

诸葛亮闻讯,意味深长地表示“李严的杂号将军,亦班在5校之下”。

臣答:“将军者,随大比耳。至于卿者,正方(指李严)亦未为卿也。且宜处5校。”--《诸葛亮集》

有低阶就有高阶。如安汉将军糜竺,因为定策大功,班在9卿之上。

注:见《劝进表》,安汉将军糜竺,班在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之上。可知安汉将军位次远超9卿,拟于3公。

考虑到彼时刘备以“左将军”(4方重号)身份授官,可知蜀汉政权中,4方将军(前左右后)位在上公。

很好理解,谁让开国皇帝是“左将军”呢?就好像利比亚昔日的最高军衔是“上校”1样。

注:卡扎菲上台时,军衔是上校。故利比亚长期以“上校”为最高军阶。

可见,刘备麾下的诸多杂号,已经出现明显的地位差异。群僚虽然皆冠“将军之名”,实际班次却有“云泥之别”。

下1章咱们再聊将军号的妙用,今晚云某要值班,第2章或许晚1些送到,诸君见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