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18章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第2 / 2页)

简直就是权倾天下。

这种太监可留不得。

当即,在高拱的示意之下,六科给事中和言官们开始对冯保进行弹劾。

他们将冯保历来所做的一些贪赃枉法的事情全部都扒了出来,准备递交给万历皇帝朱翊钧。

让朱翊钧赶走冯保。

高拱打算在奏折批下来之后,就起草圣旨将冯保给驱逐。

可是他好像忘了,司礼监是冯保所掌控的。

所有的奏折在递交给万历皇帝朱翊钧之前,都会在他手上过一遍。

高拱也是小瞧了冯保的狗胆,认为冯保没有胆子敢将朝廷的奏折给拦下来。

但是冯保就是这么做了,就是这么的胆大包天。

冯保直接将高拱弹劾他的奏折全部给拦了下来,并且隐藏了起来。

趁着这个间隙,高拱赶紧去找张居正商量对策。

原来冯保早就和内阁次辅张居正勾搭上了。

冯保想要扳倒高拱不是一天两天的,仅仅靠他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所以他寻找到了张居正。

希望能够和张居正联手对付高拱。

而张居正也有想要扳倒高拱的想法。

因为张居正想要独揽大权来推行自己的新政改革。

如果到时候高拱还是内阁首辅,那他的新政改革绝对推行不起来。

而且张居正很清楚,他的改革一样需要其他渠道的力量,就比如冯保这个太监的力量。

朝堂上面的事情他可以自己来办,但是也需要一个帮手。

冯保就是这个最好的帮手。

不求冯保能够给他多大的帮助,只求冯保能够在他改革的时候别整事情就行了。

所以,有着共同敌人的张居正和冯保两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开始谋划着要怎么样扳倒高拱了。

高拱虽然是个能人,本身也有才华,而且对的大明也是忠心不二。

但是高拱依然有他的缺点,而且很致命。

那就是高拱没有容人之量。

在他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可以说是专横跋扈。

所有他看不惯的或者说所有他不喜欢、所有与他政见不合的都会受到他的打击。

他也逼走了不少朝中大臣,甚至有不少内阁的人。

同时高拱也因此落下了不少的骂名,得罪了不少人。

至于张居正和高拱之间的龌龊,就是因为张居正的恩师和高拱之间的间隙所导致的。

徐阶当年起草嘉靖皇帝遗诏的时候并没有叫上当时就是内阁大臣的高拱,而是叫上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张居正。

而高拱为人心胸也不够宽广,就此与张居正之间留下了间隙。

在高拱坐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之后,他更是嚣张跋扈。

将大权紧紧的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不允许任何不同的声音出现。

针对这一点,冯保和张居正直接开始布局。

向李太后说高拱颐指气使,专擅国柄。

当初,穆宗朱载垕驾崩的时候,高拱在内阁十分悲痛地说:“十岁太子,怎么能治天下!”

冯保就将这句话添油加醋的说给李太后听。

他在李太后面前诬告高拱说:“高拱说太子朱翊钧是是谁的小孩子,怎么能够掌管天下百姓。”

李太后听到这个话后很是吃惊。

这是什么意思?高拱这明显是心怀不轨啊。

居然对于大明朝廷正统的皇位继承人说出这样的话来。

连太子都不能够做这天下百姓的主人,那试问还有谁能够做?

难不成还是别人?

没过多久,冯保说的这些话就传到了朱翊钧的耳朵里。

朱翊钧听到之后也是极为吃惊、脸色大变。

但是高拱始终都是他老爹朱载垕留下的内阁首辅,也算是托孤大臣了。

所以朱翊钧并没有将高拱怎么样,但是却已经在心中对高拱有些不满了。

在加上高拱自己平时里也得罪了不少人,而且的确是有些专横。

所以,在张居正和冯保两人的努力之下,万历皇帝朱翊钧终于决定对高拱出手了。

在得到了李太后的同意之后,朱翊钧让高拱致士了。

也就是让高拱自己辞官回乡养老。

面对李太后和万历皇帝,高拱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老老实实的辞去了内阁首辅的官职,回乡养老去了。

而高拱一走,张居正在冯保的帮助之下,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大明朝廷的内阁首辅。

张居正坐上内阁首辅的位置之后,其实与高拱并没有多少差别。

一样是独揽大权,军政大权一手抓。

大明朝廷的中的大小事务几乎都是由张居正来一手裁决。

也就多亏了张居正是个能人,而且是个很厉害的能人。

不然大明朝廷有可能会提前几十年就灭亡了。

可是张居正硬生生的给大明朝廷续命了七十年。

在他的一系列改革之下,大明朝焕然一新,成为了整个明朝两百七十六年国祚里最富有的时候。

公元 1573年,张居正在万历皇帝的支持下,开始了一些列的改革。

不管是在在经济还是军事或者师朝政的办事章程上,都开始进行了改革。

公元 1574年,张居正启用戚继光镇守蓟门,启用李成梁镇守辽东。

有了戚继光和李成梁两人坐镇辽东,辽东局势彻底被大明朝廷掌控。

北边的疆域安全得到了保证。

公元 1580年,在张居正一条鞭法的改革下,大明朝廷财政收入暴涨。

百姓们生活的富足了起来,整个大明的经济空前繁荣。

直接扭转了从嘉庆朝开始的大明颓势,甚至让人看到了大明朝廷腾飞的希望。

这就是历史上说的‘万历中兴。’

但是这个万历中兴的主人公却不是万历皇帝朱翊钧,而应该是大明朝廷内阁首辅张居正。

虽然一切都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可最后始终还是出现了问题。

而这个问题的出现,也直接到导致了大明朝由盛而衰。

使得万历中兴成为了短暂的昙一现。

历史上最著名的那句‘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的苗头。

(本章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