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哪天自己手里有一个指纹,就需要人家帮忙。
“秦队,有一点发现。”
陆川把血型比对不统一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按照张伟的说法,他是独自一人杀了王桂枝,之后又是一人独自驾驶出租车抛尸。”
“这样的话,王桂枝的尸体上就不可能沾染除了她自己,和张伟之外任何人的血迹。”
“那这滴血迹是哪来的?”
一滴血,微不足道,但是在有些时候,足以推翻整个案件。
警察办案,讲究的不是逻辑的贯通。
逻辑讲的通,现实不一定讲的通。
现实发生的事情,也不全是符合逻辑的。
比如张伟的杀人动机,根据他交代,两人就是因为拌嘴,他就把人杀了。
这显然不符合逻辑。
但是现实有发生的可能。
所以,任何案件侦办,逻辑推理基本上都是辅助分析。
最终要看的,必须是证据。
人证、物证要齐全,证据链要完整,同时不能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根据张伟的叙述,杀人动机、凶器,作案现场,抛尸过程和手法等等,都能形成闭环。
但是,尸块上的这滴血迹,让闭环出现了漏洞。
秦勇当然知道陆川的意思。
这滴血迹,必须找到来源。
“dna信息比对怎么样?”
陆川刚刚把信息录入系统,正在比对。
秦勇问的时候,结果正好出来。
“嗯?”
扫了一眼报告,陆川微微一怔:“信息同源?”
“什么信息同源?”
秦勇看到dna比对结果出来,上前一步。
“哦,”陆川点动鼠标,打印报告:“我采集张伟血液的时候,也采集了他的头发,做了dna信息检验。”
“王桂枝尸块上的血迹,显示和张伟的dna信息同源,两者之间有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
“张伟杀人的时候,他儿子也在场?”
秦勇一下子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甚至……有没有可能杀人的根本就不是张伟,而是他儿子?”
“张伟……在给他儿子顶罪?”
陆川摇摇头,这两个结论就不是靠技术能分辨的了。
但是既然有了这个线索,想要追查清楚倒是不难。
张伟说他在杀人前一直在开车,调查一下轨迹就知道了。
而且根据前期的调查结果显示,王桂枝下班后是坐公交车回家的。
她半路为什么会下公交车打车,查一下,就全明白了。
拿上报告,秦勇离开了现勘实验室,边走边打电话:“张辉,重新提审张伟!”
陆川收拾了一下仪器和剩下的检材,穿上大衣也离开了。
八号冷库那边的现场工作还没完成,陆川现在过去还能赶上收尾。
审讯室。
面对张辉手中的dna信息比对报告,张伟一言不发。
“张伟,人到底是不是你杀的?”
“伱不要以为什么都不说,我们就没办法。”
“三天前晚上坐过你车的人,我们已经在寻找,当天到底是你开的车,还是你儿子开的车,一问就知道。”
张伟第二次受审的同时,对张伟儿子张轩荣的抓捕工作也在同步展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