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还有意外收获
杜如崇闻言,眉头一皱。
这个吴信中,怎么说话感觉有点像是广州城的那些大学生了。
开口诸国争霸,闭口争夺华夏生存空间。
什么诸国争霸?
那欧罗巴诸国远在万里之外。
又岂能对现在的大明朝产生威胁。
大明朝不去打他们就不错了。
还有那个什么生存空间。
这自古以来,都是严格禁止农民迁徙的。
这大明朝倒好。
先是南洋,后是东北。
现在据说也在招募前往什么新大陆的移民了。
这朱皇帝折腾得举国上下都鸡飞狗跳的。
还诸国争霸?
过几年不和隋炀帝一样自爆就不错了。
杜如崇心里想道。
不过他也没有反驳吴信中。
朱皇帝的那一套理论,确实有些妖言惑众了。
现在广州城内的几家大学的学生,大部分都被这一套理论洗脑了。
去广州街道上看看。
穿着用大明陆军的军装改款的服装,腰上挂着大横刀的。
都是那些满脑子想着“用大明的剑为华夏奠定未来三千年之根基”的朱皇帝的拥趸。
这一幕让杜如崇很是忧心忡忡。
如此虎狼之国非百姓之福啊。
是不是百姓之福不知道。
反正吴信中对现在的状况还是挺满意的。
没有了做官的指望之后。
吴信中就一门心思做买卖了。
他办的兰详技工学院招生很顺利,已经有一百多名读书人报名了。
而且现在他还打算继续办一个高考突击班,去和新中华打对台。
在离开了《君子报》总编辑部。
吴信中就直奔位于黄埔的大学城。
广州是朱皇帝起家的地方。
所以在广州的大学挺多的。
陆军军官学院、海军军官学院的总部都在黄埔。
除此之外。
还有道桦大学、广东大学两所“国家级重点大学”。
另外还有广州当地的海商办的南洋大学。
现在名气也很大。
都集中在黄埔。
黄埔现在成了一个“大学城”了。
而且,广州地处南方,距中都、北都都挺远的,所以言论上就有些自由过了头了。
在大学城内。
不少大学生组成了一个个社团。
有些社团背后是有人支持的。
毕竟这些大学生日后肯定会是大明政坛的一股新力量。
提前烧灶,也很正常。
比如说吴信中在广州认识的一个有钱的公子哥儿。
也是姓吴,叫做吴望海。
给南洋大学捐了一笔钱就入学了,现在在大学城开办了一个“民主共和研究会”,影响力还是挺大的。
加入的虽然不多。
但是这个“民主共和研究会”的名气却很大。
因为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民主共和研究会的很多观点,都有点反对君主制的意思。
在大明朝这样一个君主制国家,研究什么民主共和。
也真的是胆子忒大了。
哦。
依礼。
如果吴望海成立的什么“民主共和促进会”之类的明确要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组织,那广州府衙可以依礼进行抓捕,审判。
但这个什么“民主共和研究会”打了个擦边球。
打的是学术研究的名义,研究古罗马时代的共和制度和现在法兰西的共和制度——在向大学申报经费的时候,走的是“历史研究”的名义。
所以在南洋大学申请到了一间教室作为活动场所。
“同学们,现在皇帝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竟然把三十岁以上的士大夫排除出了科举体系之外了!他肯定是昏了头了,科举制度的作用完全被他改变,他肯定会最终被中国的士大夫们抛弃,一部分没有出路的士大夫肯定会开始转向别的方向,历史上.”
吴信中刚刚走到这个“民主共和研究会”的门口。
就听到有人在演说。
进了门一看。
原来是“民主共和研究会”的副会长孙闻。
吴信中知道这个孙闻。
其父是前清广东盐政道道台孙玉庭。
也算是官宦世家了。
不过在广州之战的时候。
这个孙玉庭有些倒霉。
本来作为一名文官是不需要上战场的,但偏偏明军一枚炮弹打偏了,刚好把这倒霉催的打死了。
作为孙玉庭长子的孙闻——原来叫孙善闻的年轻人,就改了名字,隐居在广州,但这孙家虽然是官宦世家,但大清朝都没了,不想做明朝的官儿的孙家人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所以孙闻就出来考大学,打算学个医术,日后也算是有一技傍身,现在就在南洋大学医学系读书呢。
后来不知道怎么和吴望海搭上线了,要搞这个“民主共和促进会”。
“钟山,钟山,有空吗?”
吴信中在教室门口喊道。
我的天。
姓孙,名闻,字钟山,还是个学医的!
这要是被朱皇帝听到,还不得立刻下令锦衣卫拿人啊。
好在。
发音都对。
就是字不同。
朱皇帝暂时应该是可以放心的了。
“同学们,今天暂时就到这里了,我有个朋友要见。”
孙闻和吴信中关系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