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1章 寿宫之争(下)(第1 / 2页)

第261章 寿宫之争(下)

申首辅的对头李植忽然觉得,宝座上的皇帝变得很陌生,这让李植内心非常难受!

李植自诩是朝廷里最能窥测帝心的人,三年前就是他最早看破了皇帝的心思,带头攻击已故首辅张居正和健在掌权的太监冯保,成为清算张冯势力的急先锋。

然后李植得到万历皇帝青睐,从七品御史被皇帝直接简拔为四品太仆寺少卿。

那时候,李植进入官场才六年,就升到了正四品。

和李植际遇相似的还有江东之、羊可立,这就是当朝的三大红人。

当然李植这个升官属于皇帝中旨传升,不是官僚体系里的正规升迁渠道,所以不太被以申首辅为代表的主流官场看得起。

这种对比,就仿佛几百年后的野路子网红和科班出身明星之间的对比。

就连皇帝也要遵循规则,只能先把三红人往光禄寺、太仆寺、尚宝司这种用来养闲人的衙门里提拔。

总而言之,对皇帝的揣摩乃是李植等红人在朝廷的立身之本。

如果皇帝的言行变得难以理解,那对李植等红人而言,就意味着局面失控!

稍加思索后,李植决定改变思路,既然对申首辅的正面攻击没有效果,那就迂回攻击侧后方。

先前一直没说话的王之瑶对王象蒙开口道:“当日你真的错了。”

如果再搏一把,那么还有没有机会更进一步?比如从侍郎晋升为尚书。

当时不是按照二伯父的指示来办事的吗?怎么又成了自己的过错?

王象蒙诧异的说:“他有什么爱好?”

王象蒙无奈的说:“等我打听到住处,再登门去请!”

“天寿山那边有消息传过来了!”王之猷叫道,直接打断了另两人先前的谈话节奏。

礼部员外郎王之猷把手头事务安排下去后,就匆匆的赶回家里。

“既然陛下嘉奖林泰来,那此人让诚意伯断腿之事,又该如何处置?”李植泄愤说。

听说在天寿山行宫,还有人弹劾林泰来弄断了诚意伯的腿,这也没有别人做过。

听到这里,大臣们都明白,皇帝已经下定最后决心,就采用大峪山方案,再反对也没用了。

于是王象蒙没奈何,只能又带着几个仆役,前往三吴会馆,去拜访林泰来。

万历皇帝随口应付着道:“该赏就赏,该查就查,此之谓赏罚分明也。”

至于王少司徒心情不太好的原因,连林泰来一个外来者都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王之瑶一边回忆着税使哥哥写过来的信件,一边说:“此人好名,好色,还喜欢用诗词踩人。

所以你应该组个雅集,请几个京师有名的才子和美人,然后邀他参加。”

他忍无可忍的解释说:“你们只是没有亲眼见到那林泰来的嘴脸,所以只知道责怪我!

此时王家掌门人户部左侍郎王之垣少司徒心情不大好,正在和侄子王象蒙说话。

“朕志已定,寿宫不须另择地方,就在大峪山,不必再多言!

众人心里感触各有不同,申首辅只觉得今天自己什么都没有干,好像躺着就赢了。

王象蒙:“.”

旁边捧着奏疏的太监连忙提醒说:“苏州府吴县武举人林泰来。”

当时他只觉得,这些话可笑之极,现在才发现,这些话一点也不夸大,说的都是事实!

申时行无奈的摇了摇头,“不管伱信不信,我的确不知。”

王象蒙一声不吭的听着,但被搞得有点逆反心,就算那林泰来蒙对了一次又怎样?至于要当成座上宾请过来么?

最后应下来说:“待我打探到了他的住所,先前往拜访过再说。”

这时候王少司徒突然对王象蒙发话,“林泰来还在京城,无论你用什么手段,去把他请回来!”

昌平天寿山行宫距离京城足足有一百里地,庞大的队伍速度缓慢,要走两天才能回到京城。

想起林大官人那嘴脸,王象蒙不情愿的说:“事情已经过去,还找他来做甚?”

王象蒙本身就是御史,王家也算有实力,到哪里都能登堂入室。

李植还是不甘心,他今天的遭遇,就像是毫无预兆的溃败,体验实在太差了。

其实林泰来的住处很好打听,有点身份的人初到京城,住处一般就是两种选择。一是找亲友投宿,二是找同乡会馆借宿。

更何况李如松奏疏显明,他与申家门客林某有所勾连。

这这个语气,与前几日王象蒙在王家大门外说话的格式几乎一样。

现如今李如松确实是大部分官员的羡慕对象,这赏赐来的太简单容易了,一封奏疏就搞定!

如果换成其他人敢在我们王家门前,像他那样如此张扬的指手画脚,早就被我打出去了!

对于大明皇帝而言,对普通人这种档次的赏赐,就算是“大手笔”了。

但在宁远伯府大门外,却高挂了“免战牌”,李如松不见客。

“如果当时有林泰来指点,我们王家三人联名上疏,岂不人人都能升了?”

林泰来很无奈的说:“王御史你来迟了,有很多人给我下帖子,有文请的武请的,总要一一给予回应。”

李植:“???”

归根结底,还是你心里轻视了别人,这才导致错失良机。

再说当时他也不知道,林泰来是这么能打的啊,而且二话不说,立刻就验证成功了。

李如松上了这个奏疏,结果升了一级不说,又是双俸禄又是飞鱼服的。

李植不依不饶的说:“以这样两个人的品行,能有什么真知灼见?

所以他们些许议论完全不足以采信,陛下焉能听之?”

但申首辅此时也没心思管别人怎么想的了,他只想早点回到城里,把那个姓林的找过来问问。

但皇帝还在路上时,消息就已经传进京城了。

本来王少司徒的此时心理就很敏感,偏偏皇帝去天寿山巡视,召了一群大臣扈从,却没有他王少司徒,怎能不令人堵心?

少司徒王之垣、十五妹王之瑶、侄子御史王象蒙三人正坐在池塘边说话,礼部员外郎王之猷快步走了过来。

在场四个人,其他三个“长辈”都在明里暗里的埋怨自己,王象蒙实在受不了。

那李如松人不在这里,但从百里外飞来一封奏疏,就把所有的机缘全部抢走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